FLIR Systems公司的熱像儀是實驗在太空中制造純晶體的關鍵設備。盡管在零重力條件下的結晶過程并不能達到科學家們所預期的純度,但是FLIR紅外熱像儀系統展示了許多相似的太空實驗失敗的原因,從而為繼續這一領域的研究節約了相當大的成本。
推動這項科學調查的是醫藥和電子等行業對高純度晶體的需求。由于地球引力會導致晶體形成過程中的不規則現象,科學界認為在零重力情況下可以獲得更高純度的晶體。
FLIR紅外熱像儀是FluidPac(流體物理設施)的一個組成部分,FluidPac是專門設計用于進行物理實驗和觀察太空中流體性態的成套儀器。FliudPac是整套科學酬載儀器的一部分。在太空中第一次給FliudPac設定的主要目標是觀察和測量自由氣液界面處發生的特殊的熱毛細現象。FLIR紅外熱像儀記錄的正是這些現象。
“了解液體內部對流和表面溫度擴散對于深入認識結晶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歐洲航天局(ESA)的科學酬載儀器負責人Antonio Verga如此解釋道。Antonio Verga同時也是位于荷蘭Noordwijk的歐洲太空技術中心(ESTEC)的ESA載人航空航天和微重力董事會成員。
“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認為在零重力條件下能夠制造出純度很高的晶體。然而運用FliudPac(流體物理設備)進行的多次實驗表明這一預測并不準確。我們的科學家發現即使在無重力影響的條件下,晶體形成過程中的不規則現象仍會發生。重要的是這些實驗為我們揭示了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
研究革命
借助于FLIR紅外熱像儀可以觀察液體表面溫度梯度的間斷性。而且,熱像儀能夠準確顯示液體內部的環形等溫線,表明它們在同心圓中對流。
Verga說:“以前從未發現過從規則向混亂轉變的這一過程。即使火箭運載的干擾儀也沒有記錄下此效應;只有紅外熱像儀成功地記錄下此現象。而對于掀起研究革命的這一現象,能夠獲得如此清晰的圖像是相當不容易的,我的科學家同事們都為這些傳輸回地球的獨特圖像而吸引著迷。”
Foton-12 安裝于Soyus火箭的整流罩系統。通過借助FLIR Systems紅外熱像儀進行觀察,科學家們發現在無重力條件下流體行為中有一種現象會對晶體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在無重力條件下,液體內部的對流是由表面張力引起的。這是液體獨有的力:液體表面的張力可以防止液體蒸發;維持流體的完整性(肥皂泡就是表面張力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地球引力的作用使得無法測量表面張力。
由于FLIR紅外熱像儀在所進行的實驗中的重要貢獻,已決定將它作為下一個ESA計劃任務的FliudPac(流體物理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