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和CPI聯袂走高
http://m.sharifulalam.com 2008-02-20 14:52 來源:中國工業報
6.1%和7.1%
國家統計局2月18日和19日先后公布的PPI和CPI數據顯示,1月份PPI創3年新高,CPI創11年新高。
PPI和CPI聯袂走高,預示“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局面將被改寫———葫蘆和瓢有可能一起浮了起來。
近年來,宏觀調控的一個基本手法,就是為了防止CPI這個“瓢”浮出水面太多,而按下PPI這個“葫蘆”不動。自2003年國際大宗商品漲價以來,中國一直維持著“剪刀差”的價格傳導模式,盡管上游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始終高于終端的居民消費品價格,但在“剪刀差”模式下,企業的產品價格受到多方制約,不能水漲船高。一句話,企業承擔了成本上升的壓力。以油價為例,為緩和CPI的上漲壓力,國家發改委曾一度表示暫時不出臺資源類產品調價措施,但最終結果是,國際油價逼近每桶100美元的關口,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得不提高。所以,1月份原油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9.9%,是在情理之中。
顯而易見,按下葫蘆的結果是浮起了瓢。CPI連續數月在6%以上的高位運行,今年1月CPI的漲幅更是達到了7.1%。于是,PPI這個“葫蘆”也就有些按捺不住了。是結構性通貨膨脹還是價格全面上揚?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副院長去年底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曾經說,PPI之所以漲幅不明顯,是因為在前幾年已經漲過了。其實,就在這位教授講這番話的時候,PPI上漲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了,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均出現了上漲的趨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8.9%。
PPI和CPI聯袂走高,預示通脹壓力已經形成了上升通道,從而給工業品價格的普漲打開了想像空間。
眾多研究機構的報告都指出,今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將持續攀升。而在美國次貸風波動蕩不止和我國南方雪災遭受損失的新形勢下,國家的貨幣政策有可能從適度從緊轉為靈活從緊。當葫蘆和瓢一起浮起來的時候,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其實已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