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制造過程中使用熱處理來改變金屬部件的化學和物理特性。冶金工作者可以通過預定的時間間隔,按具體順序仔細應用加熱循環和冷卻循環,從而控制部件的硬度或軟度。熱成像專家MoviTHERM使用FLIR Systems熱像儀開發出了一款專門的熱成像檢測系統,用來監控金屬部件離開冷卻浴(也稱”淬火池”)后的溫度。
MoviTHERM是成套熱成像檢測解決方案開發商。公司提供工程技術設計,免費的初期階段咨詢,經驗豐富的產品評估和選擇,以及成像技術各個方面切實可靠的客戶支持。公司的軟硬件工程師都是系統整合方面的專家,能夠根據客戶的具體應用需求開發完全定制的解決方案。
加熱和冷卻循環
對于制造工業用耐磨部件的公司來說,嚴格控制加熱和淬火流程非常重要。通過控制加熱和冷卻循環,制造商就能控制設備部件的相對硬度,使易于替換的“磨損部件”的硬度較低,關鍵的機械部件硬度較高。磨損部件能幫助延長設備壽命,降低現場運行和維護成本。一家知名的磨損部件制造商接洽了FLIR的整合合作伙伴MoviTHERM(加利福尼亞州歐文市),想要設計并安裝一套熱成像系統,用于在關鍵的淬火程序之后立即進行零件檢測。
冷卻循環之后位于淬火池上方的部件
工藝流程
待檢測的部件首先在干燥爐中加熱到將近2,000°F。加熱之后,部件被送往冷卻池或“淬火池”進行淬火處理。一段時間之后,從冷卻池中取出部件,使用FLIR A310熱像儀測試部件溫度。通過檢測熱圖像中是否存在熱點來判斷是否還需要再進行冷卻循環,所有的部件都應冷卻到預設的溫度限值以下。
軟件用戶界面
系統通過安裝在配電板正面的觸摸屏進行控制。操作人員在流程開始時進行檢測設置后,檢測系統會隨著部件進出冷卻池進行跟蹤檢測。在淬火流程完成后,FLIR A310f熱像儀會將熱圖像傳送至分析電腦進行分析。熱圖像上較亮的區域表示高溫,最白的地方就是最熱的地方。黑色區域是溫度最低的地方,從紫色到最終呈現橘色的漸變區域代表溫度從80°F升高至140°F。圖示這種情況表示該等部件的溫度仍高于目標溫度范圍,因此操作人員會選擇觸摸屏右下角的循環箭頭按鈕重復淬火流程。
熱處理: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金屬材料由名為“晶粒”或“微晶”的小晶體組成的微觀結構構成。晶粒的自然屬性(比如晶粒大小和結構)是決定金屬整體機械特性的最有效因素。熱處理提供了一種有效途徑,通過控制微觀結構內的擴散速度和冷卻速度,來控制金屬的性能。熱處理通常用于改變合金的機械性能,改變如硬度、強度、韌性、延展性和彈性等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