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4-28 17:08 來源:環球時報
印度dnaindia網站4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崛起中的經濟實力及其對印度的影響 ,中國提議在未來3年內向印度提供3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約占印十二五規劃1萬億美元投資目標的30%,顯然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對印度而言,這是任何其他國家都不曾提供過的良機。以如此龐大的規模利用中國的資金、科技、產品乃至勞動力,不但將改變印度經濟及其發展步伐,還將令印中關系成為令人贊嘆的全球伙伴。
而其中的挑戰在于印度是否具有政治和外交勇氣抓住這種機遇。在新德里看來,此類挑戰——接受北京的提議并在完全不同的信任層面上同中國接觸——將成為本年度的最早和最大考驗。這不僅需要印度去克服對華貿易赤字,還有對華信任赤字。
崛起的中國希望讓其令人生畏的經濟實力暢行無阻。就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世界在遭受經濟危機重創后尚未痊愈之際,中國仍在繼續前行。美國的對華戰略向來都是在最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國經濟的同時,盡力壓制北京的軍事和戰略影響力。即便是對華關系陷入一團糟的日本,也不把日中雙邊經貿關系置于險境。在對華關系上,印度應以日美為榜樣,但切勿墜入他們離間印中關系的戰略游戲陷阱中。盡管日美希望印度成為其戰略“密友”,但并不愿像對中國那樣對印度投資。
此外,隨著中國在國內大力推行經濟改革并在南亞地區增加投資,印度的較小鄰國們或將更寄希望于北京而非新德里。在中亞,印度也落后于中國。在那里,中國不僅已成為領先于美俄的支配性力量,還享受著伊朗和巴基斯坦的支持。在非洲和海灣地區,中國同樣令印度相形見絀。中國的雙贏戰略——一直以來是對印度的挑戰,如今已成為(當地)擺脫(對華)疑懼的機遇。
印度需要將目光鎖定中國,就像美日澳新、東亞及其他地區國家所做的那樣。要像這些國家那樣為促進互利而同中國來往。通過與中國聯合開展3000億美元的援助項目,印度將收獲頗豐。新德里應摒棄1962年的思維,像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那樣從中國的經濟成就中受益。(作者薩斯特里·拉馬查達蘭,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