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熾燈的出現和消亡
1879年,愛迪生經過上千次實驗,終于發明了用電點亮的燈,即白熾燈。白熾燈主要由玻璃殼、燈絲、導線、感柱、燈頭等組成。當白熾燈接入電路時,電流經過燈絲,產生熱效應,使白熾燈發出連續的可見光和紅外線。白熾燈的發光原理是高溫輻射發光,熾熱的燈絲產生了光輻射,才使白熾燈發出了耀眼明亮的光。但現如今,白熾燈幾乎消失在大眾視野中,這是為什么呢?

經過事實的驗證發現,白熾燈電能的利用率非常低,白熾燈所耗電能的90%都會轉化成無用的熱能,以紅外輻射的形式浪費掉,只有不到10%轉變成為光。燈絲溫度越高,鎢絲蒸發就越迅速,這樣一來,大多數白熾燈使用壽命就會變得很短。下面通過這則紅外視頻來驗證下:
相同時間,白熾燈溫度迅速上升,而節能燈溫度幾乎沒有變化
由于白熾燈特別耗電,使用壽命短,性能遠低于新一代的新型光源,為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白熾燈就漸漸退出市場啦~
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現象
都可以使用熱像儀具象化
小伙伴們趕快點擊“閱讀原文”
選擇一款適合的FLIR熱像儀
去探索多姿多彩的紅外世界吧~
關于Teledyne FLIR
Teledyne FLIR是Teledyne Technologies旗下子公司,是國防和工業應用智能傳感解決方案的優秀領先者,在全球擁有約4000名員工。公司成立于1978年,一直專注于設計、開發、生產、營銷和推廣用于增強態勢感知力的專業技術。通過紅外熱成像、可見光成像、視頻分析、測量和診斷以及先進的威脅檢測系統,幫助專業人士做出更好、更快的決策,拯救生命,改善生活。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flir.cn 或關注“菲力爾”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