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建筑業企業信息化建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施工企業基本上普及了CAD,BIM技術在施工圖深化設計、施工方案編制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極大降低了施工企業項目部技術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施工質量。
同時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行業產值占到總產值26.7%;建筑業信息化是建筑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

工地用電現狀:
1.臨時性強:受工期影響,項目臨時用電周期不固定,頻繁安裝拆除。
2.安全條件差:受現場潮濕、交叉施工、運輸的影響,供電線路、開關、接地設施極易損壞,易發停電、觸電事故。
3.不規范:低壓線路、開關、配電逢安裝不規范,接線混亂,多數設施重復使用。
4.前端變化大:受施工進度影響,用電前端變化進展快,輻射性用電現象突出。
5.移動性大:移動用電設備多,線路纏繞多,接頭、接點多。
系統平臺:
針對目前臨時現場使用的現狀和系統結構,研究開發了基于聯云平臺的電力臨時現場設備實時監控 + 電氣火災報警總體解決方案!平臺可以通過網絡接入各類電氣及安全技術參數,對配電設備發展提供實時監測和及時預警,為工地電氣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保障,避免工地電氣火災的發生。

云平臺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為項目現場電氣設備提供集中智能采集終端、數據傳輸設備和云平臺于一體的建筑工地臨配智能電氣安全解決方案,全面解決建筑工地臨時配電系統的安全監控和防火問題。通過網絡平臺化的電力安全運維模式,整體提升工地供電系統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技術水平。
平臺功能:

建設效果:
無人值守后的運維模式
1.在配電室或業主其它相關區域出現突發事件時,平臺通過平臺及APP預警及智能運維管理流程,從“事件發現——平臺 預警——(工程部及外協維保人員)平臺響應——確認方案及材料備件準備——組織實施——開始維修”實現了維修工作的快 速響應、及時組織和開展。
2.智能日常巡檢,在實現智能化升級后,智能裝置的在線監測功能可以代替傳統的人工巡檢、抄表;日常巡檢可以通過對配 電室的場所安全進行檢查。平臺通過“制訂巡檢計劃——現場執行——NFC電子身份證——平臺記錄”的流程,可以讓巡檢人 員的周期安全檢查真實有效。
3.事件預警,可實現預警告警,當電氣設備發生警情時,同時彈出視頻清晰查詢和確認現場信息,并可以通過手機電話、APP等多種形式通知管理人員。
4.自動派單,工單留痕,形成一站式管理流程,信息全面,化解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