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機器學習發展的瓶頸,成為了機器學習算法研究中較先進的技術之一。同時,它大大地促進了機器學習的發展,受到世界各國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和高科技公司的重視。
SICK作為工業用智能傳感器和傳感技術解決方案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已將深度學習作為其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部分。SICK自主研發的軟件開發與應用生態系統AppSpace,可將PC端上開發好的應用程序直接下載到智能傳感器中,并且能在傳感器中快速執行,其中就包括深度學習的應用程序;赟ICK AppSpace的深度學習功能主要包括:分類、異常檢測、目標跟蹤及語義分割,這些功能可為絕大部分工業視覺復雜類檢測應用提供解決方案。
深度學習之分類功能
圖像分類是機器視覺中一個基礎的任務,同時也是一項頗具挑戰的任務。其難度主要在于:
1 復雜背景的干擾

圖1. 車與飛機在復雜背景中的分類
2 同一類別具有各種無法預測的差異,特征提取難度大

圖2. 質檢為合格的同一類螺紋
3 用于區分不同類別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容易導致誤判

圖3. 質檢為不合格(左圖)與合格(右圖)的螺紋
深度學習技術在特征表示上具有較大的優越性,能很好的解決上述3大問題,并在許多實際應用場景中得到了落地。
SICK基于自主研發的AppSpace平臺,將深度學習技術部署于云端(點擊進入云端)以及智能相機InspectorP6xx(如圖4所示)系列中,為用戶提供簡潔、高效、高性能的解決方案,整個方案僅包括3塊簡單的流程,如圖5所示:

圖4. 智能相機InspectorP6xx系列

圖 5. 深度學習解決方案流程
案例詳解
需求:檢測螺紋質量,合格的輸出OK,不合格的輸出NG
解決方案具體流程如圖6所示:

圖 6. 解決方案詳細流程
成功案例:

圖 7. 塑料瓶質量檢測

圖 8. 焊接質量檢測及分類

圖 9. 螺絲有無檢測
深度學習之異常檢測功能
基于深度學習的異常檢測方法可以降低傳統人工質檢的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檢測的效率與準確性,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場景中。
但是一些深度學習的方法依然存在著以下缺點:
1. 需要大量的訓練樣本;
2. 收集大量有缺陷的樣本更為困難,因為實際生產中有缺陷的樣本數量很少;
3. 需要人工進行繁瑣的缺陷標注。
SICK基于自主研發的AppSpace平臺,將具有異常檢測功能的深度學習技術完全部署在智能相機InspectorP6xx(如圖4所示)系列中。即,InspectorP6xx系列是集成了數據采樣、訓練、檢測于一體的智能相機。
該技術具備以下優點:
1. 無需使用額外的工控機(PC)進行訓練,在智能相機內部即可實現快速訓練;
2. 只需收集少量正樣本,即,被認為是合格的樣本圖像,最少僅需要2張樣本,而最多不能超過100張;
3. 無需收集有缺陷的樣本;
4. 無需對圖像進行標注。
案例詳解
需求:檢測芯片電路板中是否存在異物,若有,則標出異物的位置。
解決方案具體流程如圖10所示:

圖 10. 解決方案詳細流程
成功案例

材料表面無劃痕(左)有劃痕(右)
圖 11. 劃痕檢測

圖 12. 電路板異常檢測

圖 13. 裝配檢測
結束語
SICK工業智能傳感器在多個行業的不同場景中被廣泛使用著,而集成了SICK AppSpace深度學習功能的智能相機,可以為大部分工業視覺復雜類檢測應用提供簡潔、快速、高效以及穩定的解決方案。
點擊查看電子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