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的近年來在國內的普及,傳統“充電”模式較長的耗時,給不少車主帶來了“里程焦慮”。“換電”模式的出現大幅度改善了這類問題。同時,“換電”也讓商用車、輕卡、重卡在其應用中更節能高效。在強烈的用戶訴求及 “碳中和”等政策的引領下,“十四五”期間國內換電站的建設有望迎來爆發。那么,在換電站當中有哪些SICK的傳感器呢?今天讓小西帶各位一探究竟。
目錄
01 乘用車換電站傳感器應用
02 商用車(輕/重卡)換電站傳感器應用
01 乘用車換電站傳感器應用
應用場景一
主要應用
車輛到位檢測,電池到位檢測,取放機構到位檢測,電池冷卻液液位檢測,換電站站點雨水的液位檢測

客戶痛點
潮濕氣候下車輛帶著泥水進站,保護等級低的接近傳感器不耐用(推薦IMB,IP68/IP69K)
寒冷地區存在-20~-30℃的工作環境,不耐寒的接近傳感器無法正常長期工作(推薦IMB,使用溫度至-40℃)
電池外殼可能存在鋁制材料,對接近傳感器而言檢測距離出現巨大衰減導致檢測不穩定(推薦IMR,衰減系數為1)
充電時,冷卻液需要較為準確的液位檢測,避免冷卻液輸送出現誤差
戶外的充電站避免不了雨水的浸潤,如果雨水深度較大會影響充電站使用(戶外充電站往往缺少現場操作人員,雨水量也無規律可循)(推薦CFP)

推薦產品
接近傳感器:IME/IMB/IMR
光電傳感器:G6/G10
液位傳感器:LFP/CFP/GRF18s



應用場景二
主要應用
車輛舉升高度測量、車輛引導、電池取放位置識別、車型識別

客戶痛點
需準確反饋車輛被舉升高度,測距傳感器具備較好的穩定性和精度
雖然通過入站時拍攝車牌號識別大致車型以及通過機械機構對車輛位置進行矯正,但車輛的停靠位置仍可能存在前后左右的偏移,不同車型間車底的結構也存在差異,有時需要站內人工配合,從而找準車底電池取放的準確操作點
推薦產品
激光測距傳感器 :DT35/OD1000(車輛舉升高度測量),可配合IO-LINK智能網關SIG200交互數據
3D視覺:Visionary-T mini (車輛引導、電池取放位置識別)
RFID:RFU610(有機會成為車型識別方案,測試驗證中)

應用場景三
主要應用
電池倉:探貨,堆垛定位,堆垛機位置反饋

單倉型乘用車換電站

雙倉型乘用車換電站
(堆垛機不用頻繁移動,效率高)
客戶痛點
探貨時可能存在較大傾斜角度且被測物表面較反光
推薦產品
TOF原理(時間飛行原理)激光光電傳感器:WTT12L(探貨)
激光測距傳感器:DL35(堆垛定位)
碼帶定位傳感器:OLM(堆垛機位置反饋)

應用場景四
主要應用
安全防護:反饋防護門和底部滑板開合情況、換電站/電池倉出入口防護

客戶痛點
須確保機構正確到位,從而安全執行下一步機構操作
須防止司機中途下車導致事故、防止人員或動物誤闖換電站導致事故
推薦產品
安全磁開:RE13
安全光幕 :(具體型號視項目需求而定)

02 商用車(輕/重卡)換電站傳感器應用
應用場景一
主要應用
車輛到位檢測,電池到位檢測,取放機構到位檢測,電池冷卻液液位檢測,換電站站點雨水的液位檢測

客戶痛點
除了乘用車換電站涉及到的痛點之外,重卡換電站使用接近傳感器需要考慮大功率電機的干擾(推薦IMS)
充電時,冷卻液需要較為準確的液位檢測,避免冷卻液輸送出現誤差
戶外的充電站避免不了雨水的浸潤,如果雨水深度較大會影響充電站使用(戶外充電站往往缺少現場操作人員,雨水量也無規律可循)(推薦CFP)
推薦產品
接近傳感器:IME/IMB/IMR/IMS
光電傳感器:G6/G10
液位傳感器:LFP/CFP/GRF18s



應用場景二
主要應用
車輛引導、電池取放位置識別、車型識別

客戶痛點
除了乘用車換電站提到的痛點外,由于輕/重卡車輛重量大,換電站如果通過機械機構來矯正車輛的位置或帶來損壞設備或車輛的風險,由于輕/重卡車輛體積大,給司機的準確停靠也帶來挑戰,如果不用3D視覺或掃描儀方案則很難找準吊裝和電池的取放的操作點
推薦產品
3D視覺:Visionary-T mini (車輛引導、電池取放位置識別)
RFID:RFU610(有機會成為車型識別方案,測試驗證中)

應用場景三
主要應用
電池倉:探貨,行架定位,行架位置反饋;
安全防護:反饋防護門和底部滑板開合情況、換電站與電池倉出入口防護

客戶痛點
與乘用車換電站相似
推薦產品
TOF原理(時間飛行原理)激光光電傳感器:WTT12L(探貨)
激光測距傳感器:DL50/DL100(行架定位)
碼帶定位傳感器:OLM (行架位置反饋)
安全磁開:RE13
安全光幕:(具體型號視項目需求而定)



點擊查看電子資料:






點擊下方視頻號瀏覽更多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