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在一系列的貿易摩擦,政府制裁,關鍵技術掣肘后,這一認識更加深入人心。中國是世界工廠,制造業品類眾多且產業鏈完備,并且憑借多年的積累與不斷創新,中國也出現了一批可以和世界先進制造企業一較長短的企業,可以說,這是一項莫大的成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是如此,像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中國仍然存在短板。
現如今,掌控核心技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政府也在極力推進薄弱板塊向前發展,在新階段,提出“制造強國”戰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在自主創新,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全面推進。又恰逢5G信息技術來臨,各種設備應用場景亟待落地,政府出臺新基建政策,制造業首當其沖,產業將會迎來全新變化。

智能制造熱潮,未來會發展到何種境地,又會通往什么方向,沒有人知道,只是回望二十幾年前,制造業也提出過產業化、集約化、數字化等等口號,制造業轉型,從勞動密集型轉化為技術密集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等。
時間往回推幾十年,互聯網技術方興未艾,現代化工業體系已經相當完備,世界雖不如現在這般聯系的緊密,但是跨國公司,大型制造企業仍然把自己的工廠建在世界各地,既可以獲取廉價的勞動力,同時離市場近節省物流費用。獲得市場同時提高競爭力是很多企業耐以生存的根本,這就需要在在方方面面做到精細化,不單單是技術層面,生產管控、效率管控、質量管控等層面同樣愈發重要,MES生產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從事工業領域的都知道MES生產管理系統,這是工廠進行數字化的第一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制造業都毫不猶豫的扎進數字化領域,MES生產管理系統的是西方先進的生產經驗總結出來的,作為一個生產系統性軟件,可以掌控從物料到成品一系列環節,并通過增加模塊的方式,獲得更多功能,從而提高效率獲得更高的效益。

中國第一個引進MES的企業是寶鋼,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寶鋼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前面,對于這套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自然也是如此,20世紀80年代寶鋼預見性的引進了MES管理系統,并且政府,企業、協會、高校等紛紛開始研究這套系統并投入實踐。
這一舉措代表著一個全新的開始,很多制造企業都受益于此。目前,國內的工業龍頭企業已經往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越走越遠,機械手臂,無人車間也頻頻成為熱點,歸根結底,MES生產管理系統的引進應用是智能化的第一步。
國內有很多MES系統軟件提供商,有專為MES系統而生的硬件設備。這么多年過去,MES智能終端一體機仍然長銷不衰,它是運行MES制造執行系統的專屬設備,廣泛應用于車間自動上料管理、工位電子看板、車間機械狀態監控、數控車間管理等場景,在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能領域不可或缺。

圍繞自動識別技術,網絡傳輸技術,結合工業智能終端設備應用于,“原料——在制品——成品”整個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MES智能終端一體機通過控制包括物料、設備、人員、流程指令和設施在內的所有工廠資源來提高制造競爭力,一方面實時收集和傳遞生產數據,實現生產現場透明化,管理層實施有效調控;另一方面,通過對生產數據的分析與追溯,提出改進生產資源,生產組織和管理的辦法,優化生產和質量管理體系。
MES生產管理系統是一個節點,是很多制造業需要跨過的,當然,我們也知道,數字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智能化更是需要不斷的技術累積和系統化升級,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一些關鍵步驟仍需走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