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隔熱系統在歐洲施工領域已變得日趨重要。受日益嚴格的能源認證要求與樓宇能效法規的影響,施工者們對于如何高效布署這些系統越來越重視。但問題是,在新建或已有建筑上安裝的外部隔熱系統,存在大面積區域未采用最佳安裝方法的現象。為了更好地理解隔熱層的異常安裝現象,以及這些隔熱產品的熱性能,由包括意大利隔熱隔音協會(ANIT)在內的多家公司組成的財團,在FLIR Systems紅外熱像儀的幫助下,開展了一個研究項目。
ANIT與該組織的2個會員企業(即:Caparol與FLIR Systems)發起了一項專注于辨識隔熱系統與安裝異常現象的研究。該研究由Tep srl進行統籌,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建筑物無損能效測試的工程服務公司。
建立測試樣本
為了研究以外部隔熱系統安裝為特色的熱現象,建立了一份測試樣本,在樣本3側覆蓋有隔熱面板(帶有石墨添加劑的EPS)。在樣本的頂部,墻體采用錯誤的鋪設方法進行覆蓋,而底部采用正確的鋪設方法(有/無EPS合板釘)。
主動熱成像分析
在太陽能蓄熱與放熱循環中對一面虛擬墻體進行監控與分析,定期記錄并存儲熱成像。借助主動熱成像,蓄熱通過影響測試樣本表面的太陽能輻射實現。在放熱階段,已聚集能量的結構在陰涼處開始釋放能量時,對其進行監控。在該項測試中,ANIT選擇了FLIR T640紅外熱像儀,經證明是最適用于本項目的工具。
各種條件下的熱傳遞
為了合理分析由熱成像分析突顯的各種情況,掌握可能存在的鋪設異常情況,需要了解不同條件下隔熱表面熱傳遞的基本知識。
在不同條件下的熱傳遞中(即:擁有不同的表面溫度),每一種材料的熱阻、傳導率與厚度已不足以定義各隔熱層的熱性能。事實上,必須考慮材料的密度與比熱。蓄熱系數是一種表示不同條件下材料屬性的參數,該系數與覆蓋有外部隔熱層結構的表面輻射率有關。

涂裝前鋪設的測試樣本
熱慣性系數是衡量材料熱能穿透力的一項參數:受太陽輻射影響的外部隔熱層,其表面溫度與材料表面向子層傳導熱量的方式有關,借助材料的熱熔來蓄熱,進而得以升溫。在這種條件下,熱慣性系數表示材料經過太陽輻射后,內部升溫的容易程度:值越低,表示加熱該材料需要的能量越小。
測試樣本包含擁有不同熱慣性系數值(eff.)的多種材料:粘合劑(eff.=906),帶有石墨添加劑的EPS(eff.=27),合板釘上的PVC(eff.=530)。
測試樣本分析
對材料的特性分析表明了由輻射引起的儲能,以及在陰涼處進行后續放熱的不同行為。
a) 當受到太陽輻射影響時,會對材料表面進行加熱,與EPS相比,PVC與粘合劑的熱慣性系數更高,因此,最初可能會比EPS的溫度更低,EPS更容易加熱升溫。合板釘與膠接接頭是溫度最低的部分。
b) 在陰涼處,測試樣本開始冷卻。PVC與粘合劑擁有較高的體積熱容,從而蓄積了更多的熱能,因此,最初比EPS的溫度更高。EPS的冷卻速度更快;合板釘與膠接接頭是溫度最高的部分。

曲線圖表示熱負載期間,在樣本的上部出現的溫差,該部位存在故意的安裝錯誤。

所顯示的樣本上部分溫度圖表明:存在低熱傳導率和有限熱容的隔熱材料,以及擁有高熱傳導率與更高熱容的粘合劑和PVC合板釘。如果存儲的能量是因太陽能輻射而引起,隔熱層冷卻得更快,因為存儲的能源更小,也即“它擁有更小的體積熱容。
熱分析清楚地表明: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表面層,一類是具有低熱傳導率及有限熱容的隔熱材料,一類是擁有較高熱傳導率及熱容的粘合劑和PVC合板釘。在進行熱像圖分析時,熱像師必須清楚,哪些為表面異常現象:此外,還必須熟悉外部隔熱系統,以及在合適環境條件下觀測時,哪些現象可認為是存在缺陷。
FLIR T640bx紅外熱像儀
ANIT選擇FLIR T640bx,是因為其可滿足各種技術要求。樣本研究需要調查溫差在0.5℃的情形,在不同的時間段,能夠自動記錄和控制表面溫度的變化。熱像儀同樣需要生成優質的視頻圖像,能夠證實表面熱性能的有源研究。

對擁有平均太陽能吸收系數的外墻表面的蓄熱熱圖分析

擁有平均太陽能吸收系數的外墻表面的放熱熱圖分析
FLIR T640bx紅外熱像儀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作為一款高性能的紅外熱像儀,機載有5MP的可見光相機、可更換鏡頭選件、自動對焦功能,以及寬大的4.3英寸LCD觸摸屏。本產品集卓越的人體工程設計以及優質成像功能于一身,提供最高的圖像清晰度與精確度,以及可擴展的通信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