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4-08-22 14:02 來源:新華網
近日,2024年新質生產力與數智化教育教學創新高峰論壇暨全國3D大賽“龍鼎獎”頒獎活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落幕。會上,業界權威專家、高校學者、企業代表重點圍繞“新質生產力”與“科技創新”等主題進行觀點交流。
本次“賽·展·會·獎”活動旨在搭建高校、企業、產業交流合作平臺,不斷培育和壯大創新主體,推動人才、技術、項目、資源等要素集聚,加速創新主體科技成果、教育教學成果落地轉化。
智能制造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全國3D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數字經濟專家吳忠澤圍繞“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作主題分享。他認為,要以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緊緊抓住技術升級風口,深化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開啟科技創新賦能,打造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先進產業集群。
“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必須解決卡脖子的工業軟件問題。”全國3D大賽技術專家委員會輪值主席、中航工業集團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認為,“三維、數字、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是工業化國家夢寐以求的下一次工業革命。要把這些科技創新的能力集中到工業4.0,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推動數字經濟的在工業的應用。”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在采訪中提到,工業母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樞紐和制高點,要把我們的工業母機發展起來,為中國制造業賦能,這是推動新質生產力賦能制造業的一個重要舉措。
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育數字人才
高校作為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面對數智時代,亟待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數字人才”。
“科技變革和產業升級對人的能力提出新要求,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培養具備數字素養的新型勞動者。”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科學與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雙壽在采訪中表示,教育要面向未來,高等教育工程實踐教學需要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賦能。
全國3D大賽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總裁判長、北航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沈旭昆在采訪中說,虛擬現實技術、3D/XR技術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結合,使教育教學的應用場景、知識傳授與學習方式發生改變,教育教學工作要著力應對這些變革挑戰。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部部長錢政介紹,在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方面,北航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為己任,從培養模式的創新(本博貫通)、培養條件的搭建(科教平臺)兩個方面,支撐高端人才培養能力的模式探索。
3D大賽助推工業軟件產業鏈健康發展
本次大賽,通過從校賽、省賽層層選拔,最終145支隊伍的700余位師生入圍全國總決賽。總決賽針對工業機器人這一熱門方向,設立開放性賽題,重點考驗選手面對復雜工程問題的創新設計能力。
“3D大賽是創新設計的一個盛事,將高校與產業凝聚在一起,體現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創新發展,促進國家工業軟件產業鏈健康發展。”全國3D大賽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總裁判長、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表示,希望參賽選手更多使用自主研發的工業軟件/自主的CAD軟件來創新產品,推動國家工業軟件自主能力提升。
3D大賽已成功舉辦至第17屆,賽事規模不斷擴大,參賽項目水平不斷提升,涌現出一大批優秀設計項目與團隊。大賽始終堅持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突出體現以“3D設計數據”要素為基礎的數智化、綠色化、服務化的應用場景,營造以“AI+3D”數字技術特色發展的科技創新沃土。
據悉,本次3D大賽暨大會由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國3D技術推廣服務與教育培訓聯盟、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活動于8月18-20日,通過“賽·展·會·獎”四大環節,以“數智生產力,元創未來”為主題,謀劃青年數字人才培養與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