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帖,名為《電路板在線維修測試儀使用心得》。文章總結了作者和這種儀器打交道兩年多的體會。 該文提到了電路板在線維修測試儀在實用中的一些不足。本人對這些不足也有同感,近幾年來一直在努力改進。到現在為止,文中指出的問題,大多數都得到了解決、或部分解決。在這里,介紹一下解決的思路、方法。 另外,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幾年來,匯能測試儀還添加了不少新功能,擇其重要的也一并做了些簡單介紹。
一、 關于(數字)集成電路功能測試 a.“該測試儀能提供集成塊在板(線)測量和離板(線)測試。離線測試功能不是主流功能,因為通用的集成電路測試儀就是離線對集成塊進行測量。” 改進: 現在的匯能測試儀,能夠在器件離板(線)的條件下,測試數字集成塊的主要直流參數是否達到標準,賦予了離板(線)測試新的內容,所以也成為了主流功能之一。 維修實踐表明,確實存在著由于器件參數下降所導致的電路板故障。比如器件輸入漏流超標、驅動能力減弱等等。電路板的非確定性故障可能與此相關——器件參數隨著使用年限逐漸下降-->下降到正常工作所要求的臨界點附近時開始出現偶發性故障-->參數持續下降,導致故障出現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下降到低于臨界點后,雖然器件的電路功能仍然存在,但電路板不能正常工作。 器件電路功能存在而參數不達標叫做參數型故障。用以前的在線測試儀和維修人員常用的通用的(數字)集成電路測試儀檢測不出這類故障來,所以深為維修工程師所頭痛。 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新近推出的匯能HN3000系列測試儀上,增加了對數字邏輯器件的主要參數——輸入高、低漏流和輸出高、低驅動電流的測試。用戶可以按照器件手冊中的測試標準,設置測試條件和測試要求,測試儀將會自動檢測這些參數是否達標。比如說,手冊給出某器件的驅動低電流最小10mA,這意味著該器件輸出為低時,向它的輸出灌入10mA的電流,輸出低電平不應抬高到手冊給出的限定值。利用匯能HN3000上的參數測試功能,這個測試過程是完全自動完成的。 參數測試是定量測試,尤其對于測試儀的硬件精度,有著更高的要求。此項功能的開發成功,發展了匯能在線維修測試儀的硬、軟件技術,擴大了測試范圍,把匯能測試儀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b.“有的電路板涂有絕緣漆,測試前首先要刮漆處理。” 改進: 刮的方式不可取。可選購相應溶劑除漆。
c.“接觸不良造成的誤判是我使用中最頭疼的問題” 改進: 現在的測試儀能夠自動檢測是否接觸不良,并給出哪一個管腳接觸不良的提示。一般不會誤判。 d.“在進行功能測試時,如果測試儀說被測芯片是好的,正確率有90%,如果說是壞的,準確率30%還不到”。 改進: 1.測試是好的,上機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是,以前的測試儀不能發現器件參數下降、器件電路功能仍然存在的故障。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花大力氣,在匯能測試儀上開發主要直流參數測試的原因。請參見a。 2.測試是壞的,然而器件功能完好的主要原因,該文中給出的解釋基本正確。“在進行(在線)功能測試時,儀器要對被測芯片同其它電路進行隔離處理,要想把所有電路結構都做到有效隔離也不是好辦的事。” 后驅動隔離技術確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有它無法隔離的電路結構,導致好器件測成壞器件,所以會“儀器說是壞片,換上一個已知的好片,再測量時儀器仍說是壞片。”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是,加強測試儀對被測器件的工作環境的識別能力,把后驅動無法隔離的電路結構以某種形式提示給用戶,從而避免誤判。從實現的技術難度和應用效果來說,這種識別能力的高低,是區分測試儀產品優劣、檔次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最新發布的匯能測試儀軟件版本上,被測器件工作環境信息分4種提示在在線測試狀態圖上: a. 管腳電阻 在開始測試前,匯能測試儀自動提取被測器件所有管腳對地的正向和反向電阻值,提示到在線測試狀態圖上。經常使用后就會發現,在正常情況下,按不同類型的器件管腳,其合理電阻值應在某一個范圍內。 同時提取正、反向電阻的好處是,半導體器件管腳的正、反向電阻值通常不一樣,可以分別觀察其變化。 b. 管腳電平 在開始測試前,匯能測試儀自動提取被測器件所有管腳上的電平值,提示到在線測試狀態圖上。不同器件的管腳電平應該處于一個合理區間。比如74系列器件,它的管腳電平應在高于0V,低于5V之間。超過該區間意味著電路板上有其它故障。 c. 管腳狀態 匯能測試儀能夠識別十余種管腳狀態(技術水平差的測試儀僅能識別4、5種),提示到在線測試狀態圖上。管腳狀態大致可分為合法狀態和非法狀態。如果出現非法狀態且測試失敗,一般說明有后驅動無法隔離的電路結構存在,測試結果基本不可信。應設法排除非法管腳狀態后再測。不同的非法狀態排除的辦法也不同。對此不再贅述。 下面舉幾個例子: 管腳狀態提示 含義 / 合法性 開路浮動有翻轉有競爭不可高不可低...... 測試夾未和該管腳接觸上/非法多數為輸入管腳蕩空/不確定測試儀發現該管腳上有邏輯信號(可能干擾測試)/非法掛在總線上的三態器件的輸出處于總線競爭狀態/非法后驅動不能將該結點驅動到邏輯高電平以上/非法后驅動不能將該結點驅動到邏輯低電平以下/非法.............
d. 器件管腳自連接 在開始測試前,匯能測試儀自動提取被測器件自連接,提示在在線測試狀態圖上。 被測試器件的輸入之間、或輸入輸出之間有時會根據設計需要短接在一起,叫作自連接。自連接會改變器件的邏輯功能。如果不能正確提取被測器件在電路板上的自連接關系,就會導致好的器件不能通過測試。后驅動技術無法隔離自連接導致的影響,是通過在線測試自適應技術解決的。在此不加詳細討論。 分析在線測試狀態圖提示的工作環境信息,從而提高測試準確性,尤其是降低把好器件測成壞器件的誤判率,需要使用者有基本的電路和元器件知識,還要通過一定時間的使用測試儀的維修實踐。
二、 關于ASA(VI)曲線測試
a.“無論哪個廠家生產的測試儀均有兩種曲線提取方法。第一種是表棒提取法。第二種是用夾具夾住某個集成塊,用多通道的方法一次性提取所有腳的阻抗,然后再逐一觀察對比每一個阻抗。在我的工作后期,多使用第一種方法,其原因是第一種方法可靠性極高,速度反而比第二種方法快。這是因為第二種方法在使用前要先對集成塊各腳進行去氧化處理,就算一次性提取多條阻抗曲線后,仍需要逐條觀察對比。另外,夾具往往有個別接觸不良存在,接觸不良也是阻抗(電阻),就是說往往得到假的曲線。” 改進: 在早期的測試儀上使用測試夾測試時確實存在著上述的問題。但是使用測試夾一次操作可提取數十條、甚至成百上千條曲線,效率極高。僅僅為了少數假曲線而放棄這種測試方式并不可取。為此,在匯能測試儀上采取了下述措施加以改進: 1.在對比測試時,允許用戶按照誤差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曲線,所以無需逐條觀察對比——只要觀察對比排在前面的、誤差大于某個值的那些曲線即可; 2.使用測試夾測試時,無論一次提取多少根曲線,都會將所有接觸不良的管腳曲線識別出來,并以醒目的方式提示給用戶,提請用戶處理; 3.除了接觸問題之外,還有不穩定曲線的問題(請參見有關資料)。使用測試夾測試時,無論一次提取多少根曲線,都會將所有不穩定曲線識別出來,并以醒目的方式提示給用戶,提請用戶處理。 4.當一次提取的曲線多,一屏顯示不下時,除了允許拖動滑動條移動屏幕之外,為提高檢索效率,增加了文本(腳號)檢索方式。用鼠標點擊某個管腳號,該管腳的曲線就會被自動移動到屏幕可視區域內,并且被用顏色框框起來; 5.為方便用戶修改、調整曲線,只要用戶用鼠標雙擊某個管腳曲線,測試儀將僅僅重新提取該管腳曲線。其它管腳曲線保持不動。
b.“不能用廠家提供的表筆,因為這種表筆頭不夠尖,其材料往往是銅質的,就算你把筆尖銼的很尖,因為銅不耐磨,筆尖很快就會禿了。”“......經過改造的表筆十分耐磨(耐用)。” 改進: 目前的匯能測試儀向用戶提供類似工具。
關于ASA(VI)曲線較詳細的內容,請參見<電路在線維修測試儀上的ASA(VI曲線)測試>。該文連載于《設備管理與維修》2006.5,6期。
三、 關于有效維修功能 “從有效維修方面講,該測試儀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兩大功能上,其一為:集成電路功能測試;其二為:阻抗VI曲線測試?” 改進: 幾年來,匯能測試儀的測試功能已經有了很大擴充。擇其重要的列在下面。當然,是否對維修有效,還請讀者自己判斷: 1. 運放功能測試 可在線、離線檢查運放的虛通(虛地)特征,由此可大致判斷運放有較大開環增益。 2. 光藕在線功能、離線直流參數測試 在線可給出光耦的轉換波形圖;離線可檢查光耦的電流轉換系數是否夠高、飽和電壓是否夠低等。 3. 自定義測試 對高級用戶來說,該功能的重要性不亞于任何其它功能,并且能夠很好的彌補其它測試功能的不足。但是該功能對使用者的電路知識和使用經驗要求較高,故一般用戶使用不多。 目前用戶至少可根據自定義使用說明實現對AD/DA的工作過程的測試。 4. 電容、電感定量測試 該功能最具實際意義的是,考慮到電容的容量、漏電阻可能隨工作電壓變化,允許用戶指定測試電壓。可在1V到28V內測試電容的容量、漏電阻值,可測試范圍最大到20000微法;也可在指定電壓下測試電感的感抗、串聯電阻值。 ...... 這些功能在此不作詳細介紹。有興趣者可與本公司聯系索閱有關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