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5-05-22 09:46 來源: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
行業聚焦
SICK 在電池生產質量管理領域持續提供解決方案逾十年。SICK 利用所積累的技術經驗,正與歐洲電池制造商展開合作。此舉旨在推動歐洲在作為關鍵戰略的電池市場實現技術追趕。
產業格局始終維持著這樣的模式,直到數年前發生變化:西方國家將生產轉移至亞洲,因為亞洲生產成本更低,而亞洲則通過獲取技術知識從中獲益。盡管如此,美國和歐洲在技術上仍占據優勢。但這一局面已發生根本性轉變。電池生產等關鍵戰略行業如今被亞洲企業主導,歐美公司必須付出巨大努力才能提升競爭力。這實質上是兩種體系之間的競爭。
這場競爭正在歐洲大陸上演。據弗勞恩霍夫研究所預測,至 2030 年,歐洲本土電池產能或將提升十倍,達到 1.5 太瓦時。數十家電池制造商已宣布將建設超級工廠。一方面,亞洲龍頭企業欲搶占歐洲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歐洲企業已然覺醒。他們希望在電池生產領域實現追趕,通過自建工廠實現戰略突破。畢竟掌控動力電池電芯技術即占據戰略制高點:對于電動汽車而言,真正體現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已非傳統發動機,而是復雜的電池系統。
歐洲的超級工廠
背景:電池生產基地必須盡可能靠近汽車生產基地。單塊車載電池包含數百個電芯,重量可達半噸,在運輸中被歸類為危險品。自然無人愿意跨越半個地球運輸此類貨物。
德國西克電子行業經理 Philipp Mutz 指出:“歐洲企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在于,其生產效率必須超越亞洲競爭對手方能立足。”亞洲制造商可以承受較低的生產效率,因為他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原材料,而且已經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但這種效率絕非朝夕可及。許多歐洲制造商在提高自己的電池產量時,都面臨廢品率居高不下的狀況。
SICK 已為電池生產提供自動化技術、質量管理和機器安全解決方案逾十年。這一切都始于一項針對智能手機電池的創新。憑借電感式接近傳感器 IDF,用戶可以檢測夾具抓取的各層電極箔是否準確對位。這種傳感器仍被沿用至今,如今也被應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生產。“這正是我們技術積淀的印證”,Philipp Mutz 說道。這些技術軌跡正持續引領未來發展的方向。
從那時起,SICK 產品系列中幾乎所有領域的技術方案都被應用于電池生產過程。為了滿足電池生產過程中持續迭代的嚴苛需求,SICK 持續投入技術研發,例如產品系列中的獨創專利技術解決方案 Surface+,可用于電池電芯的終檢環節。那些希望在電池市場進行追趕的歐洲企業現在也在關注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