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2-04-13 09:21 來源:青島發布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跨界融合落點在“場景”。作為試驗空間、市場需求、技術迭代等各類要素的復合載體,場景需求已經成為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
4月11日,在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復工復產“場景周”活動開啟,工業互聯網場景開放企業、平臺服務商等現場參會,52.1萬人次線上參會。企業現場提出轉型難題、平臺服務商精準提出解決方法,在各種摩拳擦掌和躍躍欲試中,堅守工業互聯網“場景打法”的青島開啟了新一輪場景塑造。
深入場景,復工復產“場景周”活動設置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區市專場,搭建企業與平臺服務商深度交流、高效對接平臺。
細化場景,現場編制發布場景賦能圖譜。結合前期12大類、63小類場景應用情況及我市企業需求實際,研究編制了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圖譜,突出行業屬性、細化產品分類,提升企業與服務商匹配精度。
以平臺為抓手,以場景化創新為切入點,青島扎實推動工業互聯網走深走實。“過去三年,是我市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期。今后三年,將全面進入落地深耕期。”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盧陽說,今年我市工業互聯網工作將立足場景創新,重點聚焦各類平臺的落地和應用,推動平臺間協同發展。以“工賦青島”行動推進數字化與產業發展加速融合,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1、全國首創場景賦能圖譜
場景將人才、資本、技術、政策等創新相關的要素集聚在一起,把市場與技術的供需緊密結合起來,場景落地加速實現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商業化應用,大力推進典型場景,并將其復制到更多領域,有助于加快產業數字化步伐。
發布場景清單、建設場景平臺、開展場景對接,近年來青島工業互聯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場景打法”。
截至目前,青島市累計發布“工業賦能”場景2110個,“未來城市”場景440個。全國首個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需求企業注冊4857家,服務商注冊437家,共4076個企業需求被150家服務商接單。
數字背后是青島工業互聯網“場景經驗”的不斷累積。“場景開放仍是我們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互聯網處處長周林說。
▲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能力圖譜
現場,青島工業互聯網下一步的“場景打法”也逐漸清晰。“在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一年多的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還有部分需求沒有服務商接單,供需匹配的精度和效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博士王睿哲說,為有力推動青島工業互聯網從“工業場景”向“場景工業”躍升,在青島市工信局的指導下,構建了一支包括行業專家、服務商、高校學者在內的專業團隊,經過兩個月時間綜合近百家服務商意見,在全國首次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圖譜。
這是對“場景打法”路徑的深入細化。“隔行如隔山,在過去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同一個場景下,不同行業的企業需求和服務商供給能力都會有較大差異,即使通過場景匹配上了,雙方對接的效率也不高。”王睿哲說,因此此次場景賦能圖譜在以往只有場景分類的基礎上,增加了行業分類,包括8個一級行業,27個二級行業和144個三級行業。“后續我們在進行平臺的需求匹配時,會增加行業權重,對同一行業的優先匹配,以此提升匹配的精準度。”
更精細的分類將為企業提供完善的服務商畫像。王睿哲介紹,新版本的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將在“五一”之前正式上線。平臺將增加服務商畫像和解決方案圖譜功能。“這個畫像不是簡單的雷達圖,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工業企業在平臺上通過場景圖譜清晰深入地了解服務商的商業信譽、技術能力、真實案例、部署周期等關鍵信息,幫助工業企業精準匹配服務商。”王睿哲說。
2、愈加清晰的“場景打法”
從細分場景入手,以各類平臺為根基,青島工業互聯網的“場景打法”路徑也在不斷深化。“今年我市將在場景開放與賦能、平臺應用和推廣及原生產業培育三個方面繼續推進平臺建設和場景賦能。”周林說。
推進場景開放細分化。
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圖譜的發布只是青島市推進工業互聯網場景細分的第一步。“場景的細分將提升企業和服務商之間的匹配精準度。”王睿哲說。今年,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還將通過建立常態化場景發布清單、舉辦場景對接會和特色對接活動、編寫優秀案例集等方式提高平臺對接精準度。通過改進打分、排名、搶單機制等強化供需精準對接匹配,建立服務商評價反饋機制,鼓勵平臺向優質服務商適當傾斜場景需求,不斷完善平臺的匹配機制。每個季度將發布不少于200個“工業賦能”場景、50個“未來城市”場景,立足工業互聯網入庫項目篩選優質場景并發布。
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青島工業互聯網的“場景打法”有深厚的平臺根基。逐浪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頂層設計了“一超多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布局。規模最大、生態引力最強的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一超”擔當。在提供核心功能的母平臺之外,青島還建立起由龍頭企業領銜,能夠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垂直工業互聯網細分平臺,涵蓋高端家電、智能家居、橡膠輪胎、生物醫療、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城軌、智能充電等重點行業。今年,我市將繼續夯實平臺“一超多強”生態,支持垂直行業平臺、關鍵技術平臺、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逐步形成“大企業共建、中小企業共享”的生態賦能模式。
注重原生產業培育。
我市還將編制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圖譜,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用戶單位、高校院所組建聯合創新體,開展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攻關。舉辦產業論壇、行業大賽、產融對接會等活動,孵化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不斷強化我市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生態。
由點及面,從場景、平臺到產業,通過平臺與技術、場景的深度融合,青島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塑造工業互聯網產業新生態,推進數字化與產業發展加速融合。
3、抓住“非常態”機遇
路徑清晰,目標明確,青島工業互聯網已吹響新一輪進軍號角。現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主動請戰的百余家平臺服務商中遴選出31家優秀代表,成立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突擊隊。“突擊隊將依托自身優質產業資源,給予企業免費或者折扣的優惠政策條件,實現精準輔導。”周林說。
疫情當下,青島工業互聯網的“進擊”姿態格外振奮人心。在勞動力短缺、需求疲軟、貿易萎縮的語境下,工業互聯網在青島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作用愈發凸顯。今年3月,在青島市疫情多點散發的情況下,工業互聯網在復工復產當中擔綱了重要角色。
從某種角度來看,疫情當下正是青島工業互聯網真正“讀懂”企業痛點、行業需求的機遇。“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賦能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周林說,為進一步擴大服務企業數量和范圍,工信局組織開展本次工業互聯網復工復產“場景周”活動,31家優秀代表組成的突擊隊將深入企業,助力更多企業復工復產和轉型升級。
據悉,這支突擊隊的服務范圍涉及數字化轉型診斷評估、智能運維、精益生產、數字金融、人才培養等方面,涵蓋紡織、家電、電子信息等30余個行業,擁有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和成功典型案例。“我們將通過數字化營銷工具賦能企業,幫助商家擺脫原有的銷售路徑依賴。”百輻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經理郭超說,作為突擊隊成員之一,他們將幫助中小型企業解決庫存難題。
針對有數字化轉型培訓與規劃落地等需求的制造業與工貿型企業,由青島文商經濟研究院開發的“文商教育”將提供免費的企業管理診斷、數字化人才項目規劃服務;針對離散型制造業、技術服務商,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計算技術研究院開發的“普惠型工業互聯網大腦”平臺可提供工廠物流小車智能流轉系統、設備健康管理系統,咨詢診斷服務免費。突擊隊將根據企業需求,深入企業一線,分區市、分行業對接服務各需求企業。
▲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上線“復工復產”專區
此外,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還正式上線了“復工復產”專區,設置政策補貼、智能防疫、智能制造、供需對接等9大板塊,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疫情帶來的困境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工業互聯網的作用。在疫情“非常態”下,通過累積越來越多的場景經驗,深入越來越多的改造場景,青島工業互聯網的“進擊”之路也將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