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0-12-28 14:18 來源:時代財經 梁施婷
國家統計局在12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7445.0億元,同比增長2.4%(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
不過,受到10月份同期基數較低,11月份低基數效應減弱影響,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10月份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保持15.5%的增長。
分行業來看,1—11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5個行業減少,1個行業持平。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比10月末下降1.4個百分點,比2月末下降17.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呈逐月下降趨勢。
其中,裝備和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1—11月份,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2%,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8個百分點。
在市場需求回暖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帶動下,數據顯示,上游企業利潤增速明顯走高。11月份,煤炭行業利潤同比增長9.1%,增速為年內首次正增長。1—11月份,煤炭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4.5%,降幅較1—10月份收窄3.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指出,隨著采暖季到來,動力煤需求增加、價格上漲,帶動煤炭行業利潤加速修復。
而受原油及金屬相關行業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1—11月份,石油加工業利潤降幅較1—10月份收窄8.8個百分點,化工、有色等行業利潤增速分別加快7.7和5.1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在出口替代效應疊加節假日等因素共同作用下,1—11月份紡織服裝、皮革毛皮、家具制造、文娛用品、化學纖維等行業利潤降幅也較1—10月份收窄0.5—3.7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首次實現兩個良好變化。
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1%,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1—10月份為下降0.6%。
單位成本也首現下降,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08元,同比下降0.01元,累計單位成本為今年以來首次下降。
總體來看,1—11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10%,同比提高0.14個百分點;11月份當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06%,同比提高0.63個百分點。
不過,11月份企業應收賬款和產成品存貨仍在增加值得重視。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6.5%,增速較10月末提高0.6個百分點,自5月份以來持續兩位數增長并波動上行;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7.3%,增速比10月末提高0.4個百分點。
朱虹表示,下一步,仍需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充分挖掘市場潛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不斷提升實體經濟質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