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2-12-06 10:15 來源:中控技術
近年來,借助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智能制造的發展,我國流程企業工廠的自動化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然而,裝置級自動化技術的提升,并沒有讓工廠操作人員完全擺脫對手動控制的依賴,意外的參數擾動很有可能造成操作不當、報警泛濫,引發生產過程失衡甚至非計劃停車。
工業4.0的浪潮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當代流程工業企業對工廠智能經營提出了更深層次的需求。“如何實現安全、平穩、高效地生產”成為困擾流程企業又一全新問題。今年7月,中控技術創新性地提出了新一代全流程智能運行管理與控制系統(i-OMC),該系統包含“E網到底、工廠操作系統+工業APP、自主運行”三大亮點。
其中,“自主運行”解決方案通過總結生產裝置過程控制的痛點,著眼于工藝操作過程的優化,降低生產操作頻次,實現“少人化&無人化”操作,增加產品收率及經濟效益。
多管齊下,平穩運行
智能工廠的構建,離不開生產裝置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在流程工業中,生產裝置大多比較復雜,且在生產操作上以人工經驗為主,很容易出現操作人員操作不及時、操作不到位等問題,導致裝置普遍存在自控率低、控制性能差、能耗偏高等問題。
“自主運行”解決方案應對不同層次的控制痛點,提供了從單回路到全過程的控制優化策略,滿足生產裝置平穩運行和優化操作的需要,達到企業提質、降本、增產、增效的目標。
“自主運行”解決方案幫助流程企業各類生產裝置實現了自動化水平的穩態提升,方案投運后,關鍵工藝參數變量波動平均降低30%以上,全面提升了裝置自控率、平穩率,降低了操作頻次,減輕了操作勞動強度,同時穩定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收率,進一步降低能耗、物耗。
主動運維,有警必應
“自主運行”解決方案首先解答了“如何讓生產裝置平穩運行”的問題,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安全高效的運營,自然少不了裝置的日常維護和周期性的檢修。一般來說,由于回路性能監測、評估與改進的工作量巨大,且企業的控制回路維護人力不足,難以做到真正的主動維護。“自主運行”解決方案立足項目現場實際,能夠自動監測、診斷控制回路,并對有問題的回路給出運維建議,有效降低控制回路運維的難度,解決企業人員不足造成的窘境,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也保障了生產過程的安全進行。
然而,主動運維的實施并不能完全阻斷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預防安全事故更需要過程報警的應用。但隨著控制系統的廣泛應用,報警設置的簡易性直接催生了報警泛濫的問題。操作工對不合理的報警習以為常,或是因為操作負荷過重導致無法處理諸多報警信息,重要的報警往往得不到及時響應,造成工藝波動甚至非計劃性停車,給工廠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主動運維的基礎之上,“自主運行”解決方案采用報警治理技術實時解析報警信息,充分過濾無效報警,規范化報警管理,保證工廠生產作業的全面安全性,構筑牢固的企業安全生產“護城河”。
“自主運行”解決方案通過對全廠控制回路和操作和報警信息進行評估、診斷,引導操作人員主動發現、解決影響控制性能的因素和安全隱患。同時通過報警治理,幫助企業有效減少報警數量,強化相關員工的報警意識,確保及時有效地對重要報警信息進行干預,助力工廠持續安全生產。
沉淀經驗,精益求精
在實際工廠運營過程中,例如工況切換(如開停車、升降負荷、定期牌號切換、設備切換等)以及一些異常情況,往往涉及的生產流程比較復雜并且高度依賴人工經驗,容易發生誤操作、漏操作,嚴重時甚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為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自主運行”解決方案基于ISA-106標準設計了智能操作導航模塊,把生產工藝的操作流程以及優秀操作工的操作經驗固化下來,實現生產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操作導航模塊的應用,簡化了操作流程的復雜度、降低了對操作工的要求,同時減少了操作時間、降低了人員操作的負荷。
進一步地,中控技術利用在煉化、煤化工、氟化工、氯堿、鍋爐、工業硅、水泥、焦化等行業多年積累的工程經驗,結合各行業生產工藝特性將行業解決方案固化為智能控制平臺各個專用APP,包括開停車、升降負荷以及平穩運行狀態等不同工況下的控制方案,保證工廠全生命周期內的平穩安全運行。各行業解決方案可以在細分領域實現共享復用,極大地提升了工程實施效率,同時也為不同類型流程企業的“降本增效”精準助力。
中控技術“自主運行”解決方案依托于智能控制平臺和操作導航技術,將行業專家和用戶的行業知識及操作經驗轉化為專用的應用程序,并將有價值的操作規程電子化,實現關鍵技術的共享和復用,輔助生產過程的效能提升。用戶能夠基于以上工具,持續性地將裝置生產運行優化的策略不斷固化升級,實現生產操作過程的精益求精。
中控技術“自主運行”解決方案指面向裝置全工況生產過程,用最少的干預來解決裝置生產過程中的自動控制問題,實現“少人化&無人化”運行狀態。該方案的實現路徑主要依托以下方面的技術應用:
應用案例
圍繞流程企業“智能工廠”建設,“自主運行”解決方案率先在氯堿行業得到應用。為保證生產工藝的連貫性,結合氯堿裝置工藝流程及現場操作人員相關經驗,設計并投運了28個先進控制器實現了生產裝置的平穩運行,關鍵裝置波動偏差降低至少70%以上,裝置智能化水平得到顯著地提升,進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目前氯堿廠倒班人數僅5人,定員由原來的120人減少到40人。
依托全流程的先進控制和主動運維的實施,通過優化生產工況的報警以及全廠視頻監控、設備在線健康診斷系統,項目實現自適應調整裝置生產負荷,生產過程的控制更加平穩、各項運行技術指標更加穩定,實現了長周期平穩運行。
根據氯堿行業的特點,設計了全流程的生產工藝控制SOP,覆蓋35個子流程的啟停操作;引入智能操作導航技術,將生產過程中的順序控制、人機交互、安全工藝聯鎖等工藝操作要求進行科學整合,有效實現上下游裝置的生產協調,實現一鍵啟停全流程裝置。
該解決方案自上線以來,幫助氯堿企業打造高度自主運行的無人值守工廠,真正做到了:
📌 自主運行,減少操作頻次
📌 減少滋擾報警,減少確認頻次
📌 一鍵開停車,減少人工操作
📌 知識經驗沉淀、數據共享
作為國內流程工業自動化領域領先的自主創新型企業,中控技術正加快工業軟件和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創新發展,期望能與用戶一起探索和實踐,夯實自動化,快速邁向數字化、智能化,賦能企業的高效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管理,為流程工業的全面轉型升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