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2-11-08 09:30 來源:飛象網
工業互聯網技術作為全球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戰略制高點的主要陣地,引起了各國的強烈重視,中國更是在政策方面給予了極大力度的支持。經過多年的持續推進,當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迎來提檔升級,全面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已成為穩經濟、促增長的核心路徑之一。
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破4萬億元
日前,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2022)指出,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持續攀升,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從總體發展態勢來看,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總體穩定向好,產業增加值規模突破4萬億元,達到4.10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58%,名義增速達到14.53%,高于GDP增速。預計2022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4.45萬億元,占GDP比重將上升至3.64%,有效支撐疫情下的經濟社會發展。
從產業發展態勢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增加值規模穩健增長,2021年達到1.17萬億,名義增速為16.07%。其中,直接產業相關平臺、網絡、數據、安全四大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達到4534.38億元、3829.35億元、2146.12億元、1165.36億元,名義增速均超10%,增勢穩健。
從區域發展態勢來看,工業互聯網區域發展邁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2021年,長三角地區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首次破萬億元,高達10687.51億元,珠三角和長江中游地區次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北京、河南、湖北、福建、上海等13省市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破千億元。
工業互聯網加速推動三大產業融通發展。2021年,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增加值規模分別為0.057萬億元、2.05萬億元、1.99萬億元,名義增速分別為6.48%、16.29%、13.02%,工業互聯網帶動各行業的增加值規模穩中有升,增勢強勁。其中,工業互聯網對第二產業的賦能作用持續顯現,滲透速度較快;工業互聯網對第三產業的影響帶動作用不斷增強。預計2022年,工業互聯網帶動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規模將分別達到0.062萬億元、2.19萬億元、2.20萬億元。
對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對于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功能體系建設、融合應用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一是基礎支撐作用,工業互聯網包括網絡、平臺、數據、安全四大功能體系,是實現人機物全面連接、打通信息“大動脈”的重要載體,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根基。當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220萬個,高質量外網實現地市全覆蓋,標識解析五大頂級節點上線穩定運行,網絡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個,連接工業設備超7900萬臺(套),帶動效應不斷增強。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工業數據加速匯聚。安全監測范圍覆蓋14個重要工業領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二是創新驅動作用,工業互聯網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全面突破和迭代創新,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發展高度。工業芯片、5G工業模組、智能傳感終端、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研究、標準研制和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新技術的突破重塑企業生產方式、服務模式、組織形態,提升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三是融合引領作用,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并不斷向安全生產、綠色低碳、社會治理等領域拓展,帶動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聯網”“用網”,“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4000個,覆蓋22個重點行業,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凸顯,不斷釋放數字經濟發展動能。
當前,我國已從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起步階段步入到產業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隨著產業政策的持續完善,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基礎設施、融合應用等方面的發展邁上新臺階,并持續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未來,工業互聯網將實現在產業園區、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扎根落地,為經濟提質增效深度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