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2-07-11 10:15 來源:工人日報
7月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在杭州市臨平區閉幕。20個優秀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是國內工業互聯網領域權威賽事之一,具有高規格、高水準、權威性強的特點。本屆大賽有22位兩院院士領銜擔任專家評審委員會顧問,來自技術和投融資領域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團。大賽以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宗旨,以應用價值為牽引,征集創新驅動力強、應用成效顯著、復制推廣性強、經濟價值高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本屆大賽共吸引了1942支團隊、6500余名選手參與,參賽企業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的“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數字孿生電網建設及生態運營解決方案”和北京華控智加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機器指紋的多維信息融合工業設備健康畫像和預測性維護系統”分別獲得領軍組與新銳組一等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在會上分析指出,2012年至2020年制造強國發展指數變動趨勢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衰退、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沖擊下,2020年中國實現了世界主要國家中制造強國發展指數最大增幅,雖然中國制造業仍處于全球制造業第三陣列,但與世界制造強國第一、二陣列國家發展指數差距不斷縮小,追趕步伐穩中求進、持續加快。
智能制造正是實現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核心技術和主線。數字化、智能化貫穿于制造業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活動的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數字制造與智能制造正不斷賦能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速,融合發展向深層次演進。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31.7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的80.9%,占GDP比重的31.2%;服務業、工業、農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0.7%、21%和8.9%。
“我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涌現出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單忠德表示,要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加強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同時要大力提升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發展能力;并且要增加產業鏈固鏈、補鏈、強鏈的安全自主可控能力;以及著力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提升對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引領整合能力,搶占各類原創技術策源地、制高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指出,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措并舉推動中國工業互聯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網絡基礎設施支撐更加有力、平臺服務能力更加完善、融合應用成效更加顯著。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聚焦促創新、促轉型、促聚力,不斷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供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深化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賦能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合作,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繁榮生態。
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閉幕的最后,第四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也舉行了啟動儀式,寧波市將成為第四屆大賽的主辦地,遴選優秀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