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2-04-14 09:22 《中華工控網》原創
當前,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新技術正加速與工業場景融合,面對不同的行業需求,不同的業務場景,如何真正做到場景化創新?如何驅動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持續創新、優化和豐富?
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與施耐德電氣共同主辦的“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三季正式在北京啟動。今年的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開啟了加速營和成長營“雙營”模式、并成立“綠色智能制造技術融合創新專家委員會”,圍繞低碳與數字化轉型需求,持續挖掘豐富的工業場景。
作為工業領域創業孵化、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平臺之一,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矚目。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中國工業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和低碳轉型的過程,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的融合進一步深入,創新模式正從一家企業的單點突破轉變為生態系統的融合發展。我們期待以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為平臺,通過聯合生態圈伙伴,融合創新技術,為制造企業提供一系列可落地、可復用的聯創解決方案,同時孵化出一批中小企業生態伙伴,讓創新技術激發出工業場景生產力與效率的極大潛力。”
施耐德電氣看到,在“雙碳”大背景和數字化轉型的壓力下,企業本身和用戶面臨著碳減排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壓力,尤其是在綠色智能制造“最后一公里”,如何突破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壁壘,憑借IT和OT技術滿足客戶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需求,真正地面向未來工業,這正是用戶和市場的潛在需求。
談及持續主辦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的初衷時,龐邢健表示,“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自把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用戶面對的所有問題都解決,在數字化時代,我們需要更廣泛的連接,實現不同形態下組織和系統的有機融合,打造共生共融的新體系,共同助力工業企業的數字化低碳雙轉型。”
從兩年前首季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成功舉辦,到2021年第二季的創新與迭代,施耐德電氣集生態圈之力助力面向未來的創新解決方案落地,在加速新技術與應用融合,推動創新成果落地,賦能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第二季我們有多家企業完成了創新方案演示和真正的落地,最終有六家企業就聯創方案簽署了合作協議。”龐邢健介紹說。
全新出發的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三季在內涵和形式上都有進一步的創新和延展。在形式上,實行創新與規模化并重的“雙營”模式。其中,加速營將延續以往篩選報名企業進行聯創的模式,針對一線工業場景亟需的高可復制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由0到1”進行創新,從而解決終端客戶和市場需求,為賦能工業數字化添磚加瓦。而新增的成長營將從上兩屆中選擇獲得客戶及市場認可的、有前景的、較為完善的聯創方案,推進其落地,并實現規模化復制,達到“從1到N、快速復制推廣”的效果。
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堅持“從場景中來,到場景中去”,強調技術與場景的融合創新與相互驗證。“第三季我們將進一步提升行業跨度,既有落地的深度,也有行業的寬度。”龐邢健表示,伴隨著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三季的開啟,希望所有合作伙伴,在更加高效集成的平臺下,能夠共同提升解決方案的融入性,實現有機組合,共同打造綠色智能制造的創新生態,加速工業企業數字化低碳雙轉型,共贏數字化工業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