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1-04-20 11:04 來源:北京商報
我國將推動風電、光伏發電高質量躍升發展。4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通知》提出,2021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1%左右,后續逐年提高,到2025年達到16.5%左右。
在裝機規模方面,我國風電光伏裝機已穩居全球首位。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2.4%。其中,風電2.8億千瓦、光伏發電2.5億千瓦。
而從發電量來看,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風電、太陽能累計發電量72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1%。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為751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由此可知,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約為9.68%。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現在到2025年,這個增速大約是每年一個百分點,比較符合最近幾年的增長速度,實現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這個進度在預期之中,是一個比較好的增長。
“現在裝機的動力比以前強了,但是要能保證裝完就能發電,消納就很重要了。如果裝完機不發電就是浪費,只有比較好地解決消納問題才能保證每年1%的增長目標。”林伯強強調。
由于風光發電具有不穩定的特點,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逐年提升,的確給電力消納帶來不小的挑戰。2018年開始,國家能源局制定了“清潔能源消納三年行動計劃”,從2018年到2020年棄風棄光逐年好轉,風電光伏利用率大幅度上升,到2020年風電利用率已經達到97%,光伏利用率達到98%。
為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通知》要求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引導機制,引導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依據本區域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積極推動本省(區、市)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和跨省區電力交易,確定本省(區、市)完成非水電最低消納責任權重所必需的年度新增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并網規模和新增核準(備案)規模。此外,還要建立保障性并網、市場化并網等并網多元保障機制。
3月1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工作方案》就表示,將重點對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電網企業、電力調度機構、電力交易機構、發電企業落實清潔能源消納目標任務、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并網接入、優化調度、跨省區交易、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等情況開展監管。
“可再生能源目前已經是采取責任消納。雖然已經在執行,也一直在好轉,但現實中要執行到位的話,可能還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政府還得加把勁。”林伯強說。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在3月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要構建新能源消納長效機制,在電網保障消納的基礎上,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等途徑,實現電源、電網、用戶、儲能各類市場主體共同承擔清潔能源消納責任的機制;統籌負荷側、電源側、電網側的資源,完善新能源調度機制,多維度提升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保障調節能力與新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匹配。此外,各個地方風光資源不一樣、負荷情況不一樣、系統電網結構不一樣,要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區的目標,充分利用系統消納能力,積極提升新能源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