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0-11-27 16:50 來源:第一財經
隨著市場供需關系日益改善,產業循環逐步暢通,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其中,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這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本月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剔除短期非經營因素影響后,10月份利潤增速與上月大體相當。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疫情以來,國家推出的“減稅、降費、讓利”等一系列助企紓困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地見效,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負擔,拉升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進而推升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
值得一提的,工業產成品存貨增速有所放緩。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6.9%,增速比9月末回落1.3個百分點。
分企業類型看,私營企業利潤和外資企業利潤恢復向好。1-10月份,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1-9月份為下降0.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增長3.5%,增速加快0.9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1-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利潤增速比1-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比1-9月份增加4個,利潤增長的行業面達61%,其中12個行業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
1-10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其中,電子行業自4月份累計利潤增速轉正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1-10月份增長12.6%,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尤為突出。
隨著穩基建投資和促進汽車消費等政策持續顯效,貨車、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改善,帶動汽車制造業利潤穩定恢復,1-10月份利潤增長6.6%,增速比1-9月份加快3.6個百分點。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延續快速增長態勢,1-10月份累計利潤分別增長12.0%和22.9%。
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速也實現了穩定回升。1-10月份,受國內需求回暖、出口形勢好轉等因素共同拉動,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8%,增速比1-9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造紙、煙草等行業利潤保持10%-30%的兩位數增長;酒飲料、紡織、醫藥行業利潤分別增長5.1%、7.6%和8.7%,增速比1-9月份均有所加快;紡織服裝、木材加工、皮革毛皮、家具制造、化纖等行業利潤降幅進一步收窄。
朱虹強調,總體來看,工業企業利潤穩定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累計利潤實現正增長。同時也要注意到,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增速有所上升,現金流壓力加大,不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持續恢復。下一步仍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按照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推動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健康發展。
展望明年,鄭后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1年全年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有望正增長,且中樞將顯著高于2020年。依據有以下幾點:一是實體經濟復蘇,疊加全球逆周期調節政策尚未退出,明年PPI當月同比的中樞大概率上移;二是在全球需求修復,實體經濟主動補庫存的背景下,明年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三是今年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總體處于低位,明年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將恢復常態,從同比的角度看較為樂觀;四是今年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的基數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