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0-10-29 15:01 《中華工控網》原創
十月,是個收獲頗豐的月份!
并購、新品是本月的高頻詞。ABB完成對荷蘭并聯機器人提供商Codian的收購;艾默生完成對意大利工業自動化控制軟件商Progea集團的收購;凱雷投資集團將以20億歐元從西門子收購弗蘭德;HMS工業網絡收購Procentec B.V.大部分股份。和利時率先發布新一代安全可信DCS控制系統;羅克韋爾自動化發布PlantPAx®5.0分布式控制系統(DCS);施耐德電氣推出全新開放自動化平臺;聯想發布首款自研工業機器人;三菱電機網絡型變頻器 E800 隆重登場;庫卡中國多款新品齊聚順德……
行業方面一些動向和趨勢值得關注和思考。國產SCARA機器人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到2025年國產化率或達75%;工業物聯網的挑戰推動PLC和基于PLC的PAC市場增長;瘸腿的國內傳感器實現"彎道超車";5年后,機器將替代8500多萬個工作崗位;純代工廠為什么做不好自動化? 2020年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詳細內容,請各位往下一一查閱:
『企業看點』
ABB完成對荷蘭并聯機器人提供商Codian的收購 ABB已完成對領先的并聯機器人提供商Codian Robotics的收購,該公司聚焦高精度拾放應用領域,產品包括衛生級產線設計,尤其適用于食品飲料、制藥等衛生敏感型行業。通過此項交易,ABB正在加速其在持續增長的并聯機器人領域的布局。Codian Robotics位于荷蘭艾德,在全球擁有20名員工。該公司將繼續面向客戶直接提供服務。 此次收購已于2020年10月1日簽署并完成,雙方同意不對外透露有關收購價格的任何細節。(原文閱讀) |
![]() |
艾默生完成對意大利工業自動化控制軟件商Progea集團的收購 2021財年伊始,艾默生宣布宣布其已完成對Progea集團的收購。Progea集團是工業物聯網(IIoT)、工廠分析、人機界面(HMI)以及監控和數據采集(SCADA)技術領域的領先供應商。(原文閱讀) |
|
瑞典HMS工業網絡收購Procentec B.V.大部分股份 10月1日消息,瑞典HMS工業網絡有限公司,即HMS Networks AB(官方名稱)的全資子公司,近期收購了荷蘭Procentec BV公司70%的股份。Procentec公司總部位于荷蘭鹿特丹市,是工業網絡診斷及監控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全球領導者。(原文閱讀) |
![]() |
凱雷投資集團將以20億歐元從西門子收購弗蘭德 10月29日,凱雷投資集團宣布,同意以20億歐元從西門子(Siemens AG)收購機械傳動和電氣傳動行業具領先地位的企業弗蘭德(Flender GmbH)。本次交易還需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關于交易的更多細節并未透露。據了解,弗蘭德是西門子于2005年斥資12億歐元收購,后將其歸入旗下的自動化與控制集團。(原文閱讀) |
![]() |
中控技術即將登陸科創板 領軍國內工業控制行業 10月14日證監會消息,同意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招股書顯示,中控技術首次公開發行4913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0%,擬募集資金16.07億元投入新一代控制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智能化工業軟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年產20萬臺高精度壓力變送器項目、年產10萬臺/套智能控制閥項目、自動化管家5S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智能制造前沿技術研發項目等。(原文閱讀) |
|
施耐德電氣推出全新開放自動化平臺,開啟“軟件驅動自動化”時代 施耐德電氣推出全球以軟件為中心的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EcoStruxure™ Automation Expert)。開放自動化是由基于IEC61499標準的“即插即生產”自動化軟件組件而組成的系統,它通過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客戶遇到的特定問題。在自動化層采用基于IEC61499的標準,將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升級創造無限機遇。(原文閱讀) |
![]() |
和利時率先發布新一代安全可信DCS控制系統 隨著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出現,工業控制系統已逐步從封閉隔離系統演進為開放交互系統,在信息安全層面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和利時率先發布了新一代安全可信DCS控制系統,相對于傳統控制系統,該系統具備內生安全防護能力。(原文閱讀) |
![]() |
聯想發布首款自研工業機器人,可為飛機噴漆 在聯想創新科技大會TechWorld 2020上,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芮勇在介紹邊緣計算的環節發布了一款聯想晨星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由中國商飛集團的需求定制而來,從商飛需求的提出到聯想最終將產品成型,耗時一年時間趕工完成。而聯想從端插項目開始就與中國商飛進行合作,過程中經歷了航電檢測、AR裝配、人機協同的噴漆系統項目等等,最終完成了這個成品工業機器人。(原文閱讀) |
![]() |
羅克韋爾自動化發布PlantPAx®5.0分布式控制系統(DCS) 10月16日 - 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今天發布了PlantPAx®5.0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羅克韋爾自動化的最新DCS版本可以幫助工業生產企業通過全廠范圍的可擴展系統,參與工廠的生命周期運營,推動數字化轉型和卓越運營。(原文閱讀) |
![]() |
庫卡中國奏響集結號 多款新品齊聚順德 10月21日,以“持智以恒 拾級而上”為主題的2020庫卡中國新品發布會在順德美的全球創新中心隆重召開。發布會上,多款自主研發機器人揭開面紗,包括庫卡中國首款自主研發、中國首發全球銷售的KR 4 AGILUS,以及即將上市的KR DELTA。(原文閱讀) |
![]() |
三菱電機網絡型變頻器 E800 隆重登場 E800網絡型變頻器新品不僅從產品性能上再創新高,在產品的易用性、維護性等性能上更進一步。更為重要的是,FREQROL E800以CC-Link IE TSN為基礎,為工廠整體網絡的搭建、各個工廠間的數據上傳與共享、遠程數據監控提供了靈活高效的領先方案,打開智能制造無限空間。(原文閱讀) |
![]() |
安川AC伺服電機累計出貨突破2000萬臺 截至2020年8月,安川AC伺服電機累計出貨突破2000萬臺,表明其市場優勢地位持續穩固。作為AC伺服驅動企業,株式會社安川電機自1983年首次將生產現場設備的運動控制必不可少的AC伺服電機及控制器投入市場以來,深受國內外客戶好評。(原文閱讀) |
![]() |
川崎機器人北方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落戶天橋 據悉,此次川崎機器人北方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落戶園區,是川崎機器人在中國建立的第二個,北方地區第一個工程研發中心,將由德晟機器人與川崎機器人共同運營,面積逾3000平方米,總投資1000萬元,現場包括涉及激光切割、焊接、雕刻等超過15種機器人應用場景及智能定制化生產線。(原文閱讀) |
![]() |
臺達與南京工程學院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10月17日,臺達集團子公司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與南京工程學院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臺達與南京工程學院將依據人才培養、行業產業和自身的發展需求,雙方將有計劃地在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培養體系建設、協同開展技術與產品創新、教師進行教學能力培訓與指導等方面展開積極的合作。(原文閱讀) |
![]() |
工業富聯達成兩項戰略合作 未來還將不斷擴大產業“朋友圈” 日前,工業富聯宣布達成兩項戰略合作,其一為與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煜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深化區域合作;其二為與深圳技術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人才新高地。(原文閱讀) |
![]() |
『行業聚焦』
2020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開幕 12日,2020華南工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超500家企業在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激光智能制造、激光配套、光電技術、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工廠等領域帶來創新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灣區智能制造產業升級。(原文閱讀) |
![]() |
工業物聯網的挑戰推動PLC和基于PLC的PAC市場增長 ARC顧問集團對全球PLC和基于PLC的PAC市場的最新研究表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和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PAC)仍然是機器制造商和最終用戶的首選。經過兩年的強勁增長,該市場在2019年略有收縮,并在2020年因冠狀病毒而受到重創。ARC顧問集團表示:“工業物聯網(IIoT)改變了工業過程的控制和監控方式,但PLC不斷發展并適應新挑戰,而不是被替代技術所取代。”(原文閱讀) |
![]() |
國產SCARA機器人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到2025年國產化率或達75%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就市場競爭方面,國內外涉及SCARA機器人生產相關的企業眾多,海外廠商有愛普生,雅馬哈、三菱、東芝、史陶比爾、電裝等;國內有眾為興、臺達、李群自動化、天太、埃斯頓等。在技術方面,相比于外資品牌,我國產品在部分產品性能方面存在差距,因此當前,愛普生和雅馬哈兩家外資企業占據我國中高端市場,占據我國SCARA機器人市場份額的56%左右。(原文閱讀) |
![]() |
瘸腿的國內傳感器實現"彎道超車", 其實是個偽命題 有觀點認為,在智能傳感器領域,國內有彎道超車的機會,而實際上真的存在或者能創造出一條全新賽道嗎?作者認為,對于瘸腿幾十年的國內傳感器產業來說,彎道超車始終都是偽命題。但是如果換個思維,把大家都放到另一個賽道中,差距就沒有那么大。 (原文閱讀) |
![]() |
5年后,機器將替代8500多萬個工作崗位 10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將有超過8500萬個人工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但同時自動化的發展也可能創造更多的新工作崗位。早前麥肯錫就曾經給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到2030年,全球8億人口的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到2030年,機器將取代全球4億個工作崗位。(原文閱讀) |
![]() |
純代工廠為什么做不好自動化? 純代工商們雖然都清楚自動化是制造業的未來,也相繼成立自動化部門,但卻很難有亮眼的產品,強悍如富士康、昌碩、比亞迪等等,都沒有太驚艷的產品。最起碼,他們沒有成型的產品for外界使用。據說這些企業的自動化設備,要么無比笨重,要么“呆頭呆腦”,最尷尬的是,還經常鬧情緒,影響產能達成。(原文閱讀) |
![]() |
2020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沈陽隆重開幕 2020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10月18日上午在遼寧省沈陽市新世界博覽館正式開幕。8場專題會議,包括5G+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安全保障、邊緣計算與工業互聯網標識、工業互聯網賦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協同、平臺生態、行業應用等。(原文閱讀) |
![]() |
2020年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研究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工業計算機市場規模達到48.1億元,同比增長3.5%。2015年,我國工業計算機市場規模在60億元左右,2019年達到94億元左右,2011-2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1%,2015-2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88%。因工業計算機產品復雜度較高,價格敏感度較低,毛利率較高,普遍均在30%左右。從行業代表上市企業來看,2019年研祥智能毛利率為27.44%。從臺灣上市企業來看,龍頭企業研華科技毛利水平較高,2019年達到21099百萬新臺幣。(原文閱讀) |
![]() |
面對智能化機遇和挑戰 職業教育準備好了嗎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院校的學生和家長對制造業職業發展和專業提升普遍存在誤解,認為制造業存在著工作重復、勞動密集、工資水平低、晉升渠道單一、學歷水平低、工作環境差等特點,制造業領域的很多工作被認為缺乏發展前景。隨著我國制造業智能化的逐漸深入,人才匱乏無疑成為發展的巨大屏障,特別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發展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尤為突出。(原文閱讀) |
![]() |
邊緣計算升級,打通“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 到2023年,將有75%的數據產生于數據中心以外的地方。這些地方可能是工廠、醫院,抑或零售商店、城市……其中,超過50%的數據將會在邊緣產生。數據在邊緣端被處理、存儲和分析,可滿足低延遲、高可靠性和隱私性等各種用途、場景的需求。隨著網絡向5G轉型,人工智能(AI)應用無處不在且與日俱增,作為“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智能邊緣來了!(原文閱讀) |
![]() |
工業機器人行業重啟高增長,明年有望持續 疫情下,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走出2019年的低谷,重啟高增長模式。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9月工業機器人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產量23194套,同比增長51.4%。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工業機器人四季度以及明年銷量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長期來看該產業在中國市場存巨大想象空間。(原文閱讀) |
![]() |
工信部等印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 工信部和應急管理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提出,要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領域的融合創新與推廣應用,探索安全生產管理新方式,推動現場檢查向線上線下相結合檢查轉變、一次性檢查向持續監測轉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原文閱讀) |
![]() |
企業數字化、工業AI引領 頭部企業競相加碼布局 在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下,頭部企業正在競相加碼和升級智能制造布局。騰訊日前宣布將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產品方案、大數據與AI的工業場景創新方案三大戰略方向展開智能制造布局。阿里巴巴也提出構建出云、端、智、造融合的新制造體系……(原文閱讀) |
![]() |
溫馨提示:關注中華工控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gkongnews 或掃下邊的二維碼,工控資訊一手掌握,期待與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