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0-07-13 10:18 《中華工控網》原創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本土和外資PLC品牌之爭的話題從未停止過。
十年前,國內95%的PLC市場被國外品牌所占領,無論是中小型PLC還是大型PLC,市場都被牢牢握在固定幾大家手里。“國產品牌質量無法保證、我們只用外資品牌產品……”的聲音成為國產PLC廠商之痛,用戶的使用習慣、對于國產品牌不信任等 “不平等”對待,讓部分國內PLC廠商只能在低位上徘徊和廝殺,導致質量沒有保障,繼而進入往復的惡性循環。
如今,我國PLC雖然已經形成了幾十家企業規模,但在中國PLC超百億市場容量中,國產PLC市占率仍然不高。面對嚴峻的形勢,國內PLC廠商應該怎么做?怎樣打破用戶的使用習慣獲得信任?該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最匹配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那條路?
我們來聆聽這家身處其中、專注于國產PLC控制器的企業心聲。
國產PLC“后浪”該如何浪?
“國內PLC廠商應該局部發力,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利用自身的優勢,在自己的細分市場做深、做透、持續發力,讓時間檢驗,讓客戶對我們認可。”在PLC深耕多年的藍普鋒科技創始人徐昌榮博士于其近期舉辦的在線媒體交流會上對中華工控網記者表示。在他看來,國產化趨勢不可逆轉,未來國產品牌一定會占據半壁江山。藍普鋒的底氣何在?
藍普鋒科技創始人徐昌榮博士與媒體線上交流
成立于2013年的藍普鋒,在國產PLC企業當中,可以說是足夠年輕的“后浪”,卻在短短7年多的時間時獲得來自行業的許多認可和獎勵。去年年初,藍普鋒更是獲得了工信部授予的工業強基工程“一條龍”應用計劃可編程控制器(PLC)示范企業。
能獲此榮譽,看其履歷便知,藍普鋒專注于 PLC 研發及產業化,主要骨干均有清華大學等名校背景,在自動化領域里面亦有20 多年的從業經驗,是國產PLC的主要開拓者和產業化實施者。
基于此,藍普鋒能快速開發通用和專用自動化產品,在硬件開發技術、軟件平臺技術、產品化設計技術、行業應用技術四大技術上形成了藍普鋒的核心競爭力。在計算機、信號處理、通訊、軟件、自動控制、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累積了雄厚的技術基礎,成功研發了RPC2000 系列中小型PLC和RPC3000系列大型PLC兩大精品系列PLC,以及多種專用自動化產品。
面對國際品牌占據絕對優勢的局勢,藍普鋒對自身的競爭策略非常清晰,徐博士告訴中華工控網記者,首先要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確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二,針對行業特點和用戶需求,提出更加完善的行業解決方案;第三,時刻關注新的市場機會,更快搶占先機; 第四,與合作伙伴深入合作,解決用戶痛點;第五,抓住國產化的良好機會,做PLC國產化的主力軍;第六,踏實打好基礎,等待時機,全力抓住。
“對中國企業特別是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我們要揚長避短,做深、做精,在自身優勢處持續發力。我們可以在某一局部深挖,同時跟其他企業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產業鏈解決方案的競爭優勢。”徐博士強調。
在PLC控制器方面深耕了20多年的徐博士認為,當下除傳統PLC應用領域外,新興產業也在使用PLC,這是新的機會。同時,國內廠商想盡一切辦法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自主核心技術能力,爭取話語權。對于國產品牌,他認為國內企業應該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也希望政府給予國產中小企業的支持。
發力中高端PLC,打破國產低端的“魔咒”
“我們專注于PLC研發及產業化,我們只做控制器,只做這一件事”。徐博士在媒體采訪中一直強調。
當前,外資品牌PLC把握著絕大部分市場,專、精、高和深挖細分市場或許是國產PLC的“出路”。而細看藍普鋒公司整體產品和方向,其無疑是要打破國產只能做低端的“魔咒”,樹立國產 PLC 的中高端品牌形象。
藍普鋒兩大類產品線均是通過深入了解市場、潛心研發而成的精品。
RPC2000系列中小型PLC,是藍普鋒自主研發、生產的一款高性能、高品質的中、小型PLC,是設備配套和小型自動化工程的首選控制產品。具有強大的控制運算能力、高性能的信號處理能力,以及豐富的通訊擴展功能,可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快速構建工業互聯網系統。
2019年,藍普鋒重磅推出RPC3000系列大型PLC。據此產品總監劉槐旭介紹,RPC3000系列PLC是面向中大型工程項目和高端裝備配套而研制的新一代控制器系統,在先進性、穩定性、可靠性、開放性、易用性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采用最新技術實現RPC3000高可靠及高性能CPU、多重的系統總線、可靠的冗余等。
多年來,高端市場對于國產PLC來說是一塊想啃卻難啃下的“硬骨頭”,基于研發難度和市場推廣難度,在國內幾十家PLC企業中,做大型PLC的并不多。但對于勢必要將國產PLC向高端市場上靠攏的藍普鋒來說,卻隱藏著一種情懷和使命。
“RPC3000系列PLC,絕對不是對某個品牌產品進行簡單模仿或PLC功能的簡單堆積,它實際上體現了藍普鋒團隊在PLC領域對產品、對行業、對市場需求的長期積累和不斷創新。”徐博士對中華工控網記者表示。
“相較國內其他廠商,用戶更看重藍普鋒PLC的性能、質量和技術支撐,我們就是要打造國產PLC的高端品牌形象。與國際主流PLC相比,藍普鋒PLC的性能、質量、可靠性毫不遜色,并且我們的技術服務更貼近中國用戶的需求。”徐博士坦言。
在與徐博士的交流中,重復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日拱一卒,守正固本,持續聚集”,憑著專注,藍普鋒產品在市政、交通、電力、煤炭、環保、節能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廣泛應用,并獲好評,重點客戶不乏中石油、中石化、中核、中廣核、中船這樣的重量級央企。
乘新興產業“東風”,助力中國制造產業升級
任何一家公司的發展,除了考慮自身的基礎和優勢外,還要時刻關注外部環境變化,順勢而為。
當下,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數字化時代來臨,各國都提出了符合自發展的戰略。我國制造業面臨著經濟放緩、用工成本上升、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問題,工業轉型升級成必然趨勢。而這些都離不開自動化廠商的支持。
工業互聯網融合了傳感器、自動化控制、通信、邊緣計算、云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技術。這些新的產業將為自動化包括PLC在內的企業帶來更多的新機會。
“藍普鋒PLC產品具有強大的模擬量處理能力,具有標準、開放、完備的各類通信接口,確保了工業互聯網在自動化領域的落地生根。藍普鋒擁有豐富工業現場的經驗。”徐博士向記者表示。
徐昌榮博士認為,工業互聯網是以智能化和自動化為基礎的,而智能化和自動化是產業升級的核心環節。產業升級需要掌握核心技術,有了核心技術才得以進行國產化替代,這正是藍普鋒公司現在做的事情。
“事實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可延伸出更多應用領域,包括農業、畜牧等民用領域,一帶一路、新基建等新興市場,這些都是我們的機會。”徐博士補充。
談到PLC的發展趨勢,徐博士強調,除了性能更高,處理能力更強,開放性、標準化更好,可快速融入工業互聯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信息安全功能,將信息安全的功能融入到PLC中。
當前,疫情和貿易戰考驗土本產業鏈體系,我國多個產業核心環節受制于人。 “從長遠考慮,PLC的CPU芯片一定要自主研發,不受制于人,才能保證我們國家的經濟安全和戰略安全。”據悉,藍普鋒正在預研基于國產芯片和國產編程軟件的全國產化PLC 產品。通過實現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的自主可控,就能實現國產化替代。
2020年上半年,藍普鋒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市場業績增長超過了20%。徐博士表示,藍普鋒在穩固根基的同時,更要加大研發投入;儲備優質人才、技術和產品;廣結盟友,與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共同打造產業鏈的競爭優勢;與本土PLC產商們一起借助龐大的市場和力量,乘著國產替代的東風,為中國智能制造產業升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