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20-01-10 09:38 來源:人民郵電報張佳麗
2019年,在政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關鍵技術加速創新探索,網絡建設、標識解析、平臺供給、融合應用、安全保障等取得進展,產業生態已現雛形。2020年,工業互聯網將深耕垂直行業,5G、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加快,工業互聯網全新產業生態有望形成,賦能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成效逐步顯現。
深耕垂直行業高質量網絡建設提速
“工業互聯網經過理念和技術的驗證,以及局部場景下的試點,逐步走向落地部署階段。”在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大會上,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劉默表示,從2020年開始,工業互聯網將在垂直行業應用中進一步推廣并落地。
2019年以來,工業互聯網已廣泛應用于石化、鋼鐵、電子信息、家電、服裝、機械、汽車、裝備、航空航天等垂直行業和領域。劉默指出,工業互聯網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中呈現出場景擴散、深入行業、模式創新三個特點。隨著工業互聯網更深層次地融入垂直行業,如何解決工業深層次問題,以及如何實現商業價值將是未來關注的核心。
在網絡建設方面,貼合垂直行業需求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重點。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李海花認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網絡的互聯互通將成為建設熱點。隨著運營商面向垂直行業的高質量網絡建設提速,未來5年將需要建設跨運營商、跨云的高質量互聯互通設施,滿足重要支撐系統和平臺跨運營商的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網絡和數據互通服務需求。
2020年,面向垂直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區域網絡將成為建設熱點。李海花介紹,滿足工業企業無線部署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將成為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未來5年,全國兩萬多個工業園區將完成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網絡改造升級。
5G、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加快融合疊加創新動力
“伴隨企業需求和新技術發展疊加,融合性的應用將成為新亮點,如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李海花說。
工業互聯網是5G 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二者的融合發展成為產業界探索的方向。在世界5G大會“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表示,推動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意義重大,5G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連接的特性,為工業互聯網新興基礎設施及融合創新應用提供了關鍵支撐與重要機遇。
2019年11月,工信部發布的《“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提出,
到2022年,要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
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
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改造標桿、樣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
隨著“512工程”的推進和落實,工業互聯網將與5G進一步深度融合,疊加出更大的創新發展力量,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目前,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福建等地,都將5G與工業的融合應用作為產業規劃的重點。融合應用已經在19個省市開展,應用類型已達20種以上,涉及制造業、能源電網、智慧港口等領域。
日前,《人民郵電》報記者在山東青島采訪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5G智能電網實驗網項目,5G﹢工業互聯網與電力行業的深度融合,為電力行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
隨著5G技術標準的形成,5G在工業控制、海量數據采集、零部件追蹤、遠程控制等領域將廣泛應用,技術交織融合后形成的復雜場景方案也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體現出5G與工業融合的實際作用和支撐能力。
除了5G在工業領域發揮出巨大潛力,區塊鏈技術也正在與工業互聯網碰撞出火花。李海花表示,從全球各國政府、產業聯盟、企業實踐中可以看出,區塊鏈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逐漸升溫。
區塊鏈技術具備的共享統一賬本、智能合約、機器共識以及保護權限隱私等特點,能為工業“網絡化生產”推進中遇到的生產協同、工業安全、信息共享、資源融合、柔性監管等挑戰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在2019年11月9日舉辦的“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座談會上,專家認為,工業互聯網和區塊鏈有望在多個領域實現融合發展。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介紹,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要運用區塊鏈等系列關鍵技術,加快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構建完善的工業互聯網數據資源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快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指出,區塊鏈具有可信協作、隱私保護等技術優勢,可與工業互聯網實現深度融合,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數據的確權、確責和交易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為構建國家工業互聯網數據資源管理和服務體系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的加快,工業互聯網將在2020年步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