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11-19 17:3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佛山新鵬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磊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數年前一次為陶瓷廠維修工業機器人的契機,讓他機緣巧合擁有了自己的工業機器人公司。
這家企業地處珠江西岸,這是當前廣東乃至全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近年,受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巨大需求驅動,加上自身有一定裝備制造業基礎,珠西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并成珠三角工業機器人產業重要力量。
珠西工業機器人企業或從本地崛起,或從外部集聚而來,如今許多已在行業中“嶄露頭角”,不少已成一些細分應用市場的“單打冠軍”,如前述新鵬機器人,是衛浴陶瓷噴釉機器人集成系統方面的龍頭企業,占有較大市場份額。
盡管已高速發展數年,但珠西工業機器人產業依舊勁頭十足。這得益于需求的持續推動,尤其是“新需求”不斷產生,釋放推動產業繼續發展、迭代升級的“新動力”。這比如,強大示范效應下,越來越多制造企業及行業開始投入“機器換人”等自動化改造;一批近年已初嘗機器人“甜頭”的制造企業,很多則希望進一步提高自動化水平,甚至提出從自動化向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邁進的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珠西工業機器人需求潛能其實還并未真正釋放,并且未來隨著該區域工業機器人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市場將進一步向整合珠三角乃至全國拓展輻射,空間更為廣闊。不過,這也需要政府與企業要加快形成更大合力,及時掃清政策、技術、人才和服務等多方面制約。
供需雙向升級
與國際工業機器人巨頭長期深耕汽車制造等領域不同,珠西工業機器人企業大多崛起于諸多正加快轉型升級的制造業細分行業,它們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巨大需求。
畢業于哈工大的秦磊就是看到衛浴陶瓷行業的巨大市場空間,然后切入到對應的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他介紹,目前國內衛浴陶瓷噴釉環節約有1000-1500臺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保有量,約70%為近三年新增,其中又有70%市場由新鵬機器人占據。“我們2013年成立,銷售額很快就突破5000萬元,今年合同額估計要增長到3個多億”。
找準市場需求、迅速提出解決方案并逐步牢牢占據絕對市場份額,成為多數珠西工業機器人企業的共同崛起路徑。
佛山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也是如此,該企業瞄準家電企業需求,不到2年就在國內這一市場中成為主流供應商。
“2016年我們銷售規模才8000多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已經接到2.3億元訂單。”隆深機器人總經理趙偉峰說,今年該企業要實現5億元業績,2020年目標是突破10億元。
不僅眼下,包括秦磊、趙偉峰在內,諸多珠西工業機器人企業對未來信心十足,而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在勢不可擋的機器換人浪潮中,準確拿捏住了更多新需求動向。
一方面,“機器換人”正逐步在企業、行業間產生示范效應,吸引更多的企業、行業加速改造。對此,新鵬機器人在鞏固衛浴陶瓷市場的同時,開始在五金和3C產業“開拓疆土”;隆深機器人則尋求在家電產業上下游延伸。
趙衛峰認為,家電產業鏈有巨大市場空間,目前改造的更多是家電廠商,它們的供應商將是一個巨大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工業機器人企業依托某個細分市場積累了一定的技術、人才和資本之后,在一些共性或相似性的需求場景上很容易取得突破,開拓新增市場成為行業趨勢。
另一方面,一批近年已初嘗機器人應用“甜頭”的制造業企業,也紛紛開始謀求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甚至提出進一步向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邁進。
對此,珠西工業機器人企業正在作出響應,開始進行針對性布局、加速技術研發,比如探索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探索融合應用。行業人士指出,這背后供需兩端均是在遵循著智能制造的進階規律和路徑。
以新鵬機器人為例,該企業正研發一套智能制造管控系統,依托密布在設備上的傳感器采集數據,系統將能監控生產的一舉一動,并運用人工智能自動分析、甄別、診斷和提供相應運行管理指導,以圖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對一些率先改造的制造業企業而言,需求正從過去解決場景問題的基礎上進入第二個層次,轉向提升效率。”秦磊說,這種進化也意味著機器人將從替代人工逐步發展到替代大腦,機器人將從過去的設備升級為智能生產的大腦。
產業創新生態初成
需求持續釋放還正吸引越來越多工業機器人企業進駐珠西,由此不僅從規模上壯大了珠西工業機器人產業,也逐步推動這一地區技術研發、應用生態的進步和完善,進而在提升產業競爭力,并形成良性循環發展之勢。
10月20日,作為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華南首家子公司,埃斯頓(廣東)機器人有限公司在佛山開業,該企業將逐步在此建成華南生產、銷售、研發和服務總部。
南京埃斯頓董事長、總經理吳波說,埃斯頓廣東公司建成后三年內將達產并實現累計產銷機器人3000臺以上。
由此,當前排名前列的國產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已相繼在珠西“集結”,埃夫特、埃斯頓和華數均落戶佛山,新松機器人則在珠西另一城市中山有布局。
國外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也看中此地。比如,德國庫卡正在佛山建設面積達1200畝的智能制造基地,該項目后續將引入25-40家庫卡上下游合作伙伴。業內預測,這將帶動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形成,有望打造機器人本體制造重鎮。
這正是官方希望看到的效果。近年,廣東正著力推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被明確為九大重點產業之一。《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珠西要形成年產值超600億元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近年,通過不斷“內培外引”,珠西工業機器人產業初具規模,并形成“核心技術研發-機器人本體-機器人集成-機器人應用-工業大數據”的相對完整的產業創新生態。
不過,廣東省工信廳數據顯示,目前珠西約億元以上機器人企業約140多家,多集中在中下游本體制造、系統集成和應用環節,少數企業開始涉及核心技術研發等中上游。
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秘書長曾玉波也指出,珠西機器人產業還存在關鍵技術缺失,高端市場被外資品牌占據、關鍵零部件依賴國外進口,企業利潤水平低、各類型各層次專業人才不足,對市場引導作用有待加強等突出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東自主品牌機器人高端化、高附加值化發展。
這也成為政府與企業正謀求共同破解的問題。比如,近年佛山開始加強創新載體和平臺支撐,包括引入德國漢諾威機器人學院首個海外分支機構——佛山機器人學院,以及建設了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國家工業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廣東)中心、等專業平臺,形成了研發和服務、生產和配套、展示和銷售的全鏈條式發展載體。
企業也在努力,或緊跟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速自身迭代升級,或從系統集成、本體生產延伸到核心零部件研發。比如,廣東利事豐機器人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最早是一家提供打螺絲設備服務的小團隊,但如今已升級為以整線、整車間和整廠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主的工業機器人廠商。
利事豐總經理助理梁瑞生說,近年很多客戶要求該企業從新車間設計、新產品設計環節介入,以更實現更高水平智能制造,該企業為此加速了大數據等方面能力整合提升。
隆深的做法更實際,趙偉峰稱其研發之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隆深選擇由日本川崎為其貼牌生產機器人本體及減速機和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并與東莞固高自動化合作研發機器人運動控制器。目前,隆深已推出更契合國內市場需求的名為科佩克的自主品牌機器人。
“川崎在全球機器人制造中排名第五,固高自動化在國內機器人控制器領域也數一數二,這種合作的思路可以讓機器人在國產化上少走很多彎路。”趙偉峰說。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內外部產業資源力量不斷在珠西耦合,將把該地區機器人產業推向生態更完善、水平更高的發展階段,尤其是國內外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在此布局的諸多項目將陸續釋放強大帶動效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集聚,屆時珠西機器人生態鏈上的本土生產、集成應用、核心零部件研發等每個環節都有望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