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10-30 14:08 來源:儒拉瑪特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2018工業4.0智能制造發展應用大會”于2018年10月25號在蘇州工業園區凱賓斯基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中德雙方政府、德商會、德國弗朗霍夫研究院、同濟大學現代制造技術研究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博澤亞太區總部、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等近300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共同對工業4.0在中國制造業的應用及未來方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此次大會由儒拉瑪特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發起主辦,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指導、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蘇州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協辦,是自動化行業為數不多的以外資企業為發起人的論壇平臺。儒拉瑪特本著德式“專注 創新”的工匠精神,旨在推進智能制造在制造產業中的應用,協助提升企業在上下游產業鏈的競爭水平,努力構建智能制造產業與相關行業融合發展,促進智能制造企業在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
現場9位業界專家和學者從裝備制造與汽車產業為應用場景,聚焦互聯智能工廠、制造服務化、供應鏈協同各方面進行了深度分享。
來自德國弗朗霍夫研究院的Thomas Knothe博士表示現代人們對靈活和便捷的要求越來越高,他以何種技術來實現柔性和敏捷工業制造的話題進行開篇,分享了在德國的智能化的運用領域,詳細闡述了智能制造如何實現便捷制造以及對未來集成水平的暢想,同時也給在場嘉賓分享工業4.0的技術和方法等。
博澤亞太區總部Alexander Moeckel從全球汽車供應商的角度分析了工業4.0所帶來的變化,以博澤為例展示了工業4.0以及數字化的應用,并指出“人類在1.0時代,工業已進入4.0時代”,工業4.0應當融入人類思維,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
同濟大學張為民教授以及同濟大學amtc 的Christopher Ehrmann就“工業4.0下的制造系統規劃設計與調試運行-新的和迅捷降低風險的方法”,分析了中國市場對于定制化、模塊化、新技術的生產需求,分享了中德合作項目I4TP、介紹了工業4.0模塊,并展示在交鑰匙工程領域的豐富案例,認為中德企業合作創新是有效降低風險的途徑之一,并將與儒拉瑪特聯合開展工業4.0合作項目。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黎永昌先生從目前工業4.0在香港工業行業的發展態勢,香港企業在工業4.0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的分享,為中國內地的制造企業在工業4. 0領域提供豐富的參考學習經驗;費斯托(中國)的章文俊先生從數字化戰略,數字化戰術層面闡述了數字化如何助力未來智造;通過實際應用案例的分享,非常清晰易懂地講解了數字化戰術的學習,構建,靈感,運行四個維度。通快(中國)的朱立汀先生展示了如何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為客戶提供智能激光技術服務;儒拉瑪特蘇州首席技術官Mr. Weihard Florian就“柔性自動化”進行講演;ShopWorx創始人Mr. Kiran Nataraj介紹并分享了數字化軟件-ShopWorx的應用。眾多演講嘉賓為與會人員提供一場工業4.0行業的盛宴。
智能制造的發展和應用是一個不斷演進的技術和工程創新的過程,也必將是一個推動制造業乃至整個經濟轉型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必然形成新的生產關系,創造出新的生產經營、服務模式,也對我們行業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戰,包括產業生態、技術研發、生產管理、運營服務、組織創新乃至標準規范等眾多的方面的探索。
論壇最后以“工業4.0離岸創新協同中心”啟動儀式為結尾,創新協同中心擬為工業4.0上下游企業和機構搭建公開,平等的學習交流平臺,為中國的工業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做貢獻,將本次大會推向了又一高潮。與會嘉賓們一致表示為應對行業挑戰,我們需要廣泛的合作,需要跨學科、跨行業的合作,需要與科學研究機構、產業、金融和政府的合作。這些合作還要跨越地區和跨越國界,在全世界范圍內有效地展開。
“2018工業4.0智能制造發展應用大會”的順利召開,不僅是一次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碰撞,為行業研究機構、高校與企業界之間搭建了智慧平臺,為中國工業制造朝智能化、數字化的快速發展建設獻言獻策,讓我們翹首以待下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