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10-09 13:51 來源:新浪財經
盡管在上市之初披著“工業互聯網獨角獸”的光環,工業富聯在登陸A股四個月后,還是顯示出了疲態。
10月8日,工業富聯(SH.601138)以每股13.72元的價格收盤,跌幅3.65%,已經跌破了公司的發行價13.77元。盤中,工業富聯的股價一度觸及13.71元的上市以來最低點。目前,工業富聯的總市值為2702.20億。
今年6月8日,工業富聯在上交所正式敲鑼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3.77元。在正式敲鑼之前,工業富聯最吸引投資者眼球的,莫過于它們過會的速度。2月1日,工業富聯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書申報稿,而在36天之后,它們的申請就被批準通過。這是A股市場IPO通過的一次新速度。
與此同時,根據《證券法》,持續經營未滿3年的公司不能夠登陸A股市場;對此,工業富聯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特別放行。
對于背后的富士康來說,工業互聯網算是一個新故事。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多次強調過,鴻海精密將從硬件轉型成軟件公司。相比于利潤空間有限的手機代工等傳統業務而言,工業互聯網和信息化等業務確實更具有想象空間。
制造業巨頭和新概念的結合因此成為了工業富聯的主要賣點。上市當天,工業富聯開盤大漲44%,股價報19.83元,市值達3906億元。這也讓它們的市值超越了海康威視,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
隨后,連續兩個一字漲停后,工業富聯的市值在6月13日達到最高點,當天它們的股價最高為26.36元,市值一度達到了5193億元。但在那之后,工業富聯在市場上的走勢就一直向下,直到國慶假期后觸及上市以來的最低點。
目前來看,制約工業富聯繼續發展的首要問題,就在于依舊慘淡的利潤空間。公司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工業富聯營收為1589.99億元,凈利潤則只有54.44億元,凈利潤率為3.42%。較低的利潤率并未能體現工業富聯的想象空間,因此也難以得到市場的認可。在前期的熱捧之后,投資人的態度開始轉為更加的謹慎。
事實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郭臺銘提到,集團將在未來五年內于人工智能領域投資100億新臺幣(約合21億元人民幣),來招聘行業頂尖人才以及成立研發中心。對于工業富聯而言,要真正實現智能化的目標,它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而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有投資人質疑工業富聯股價表現不如預期時,郭臺銘也回應稱:從A股上市到有所產出,至少需要三年時間。預計最快到2020年,工業富聯的投資者才會取得收獲。”
除了財務數據也業務發展等問題之外,A股的疲軟也是導致工業富聯走勢不理想的原因之一。10月8日,節后首個交易日兩市現大幅下挫,滬指失守2800點。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716.51點,跌3.72%,為6月19日以來最大跌幅。在大盤的帶動下,工業富聯也難免低迷,并最終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