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06-04 16:13 來源:中財網
2017 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0.7 億元,同比去年58.69%,凈利潤為0.93 億元,同比去年35.67%, 基本EPS 為0.11 元,加權平均ROE 為6.28%。預計2018年可實現總營收、歸母凈利16.86 億元、1.47 億元。公司借助在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系統領域的優勢,近年來逐步形成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裝備、智能裝備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兩大主營產品齊頭并進的局面,產品結構日趨完善。2017 年兩大主營產品收入占比分別為45.43%和54.57%。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裝備業務近年來發展迅猛,將為公司未來主要增長點。
工業機器人市場廣闊,國產替代逐步推進
工業機器人上中下游市場逐級擴大,其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利潤率最高。我國為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2020 年上中下游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307 億元、420 億元和1176 億元,發展潛力巨大。與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四大國際巨頭相比,國內廠商由于技術積累不足,多數集中在中游本體和下游系統集成中的特定領域。同時因為缺乏對上游核心部件的議價能力,導致中下游成本被抬高。近年來,一些國內廠商不斷加大對技術研發和技術收購的投入,試圖突破技術障礙,提升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程度。其中埃斯頓就是表現突出的廠商之一。
我國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率低,埃斯頓為龍頭
我國2017 年機床市場增速回升,金屬成形機床產量達到30.6 萬臺,但是仍以非數控的普通機床為主,數控化率不足30%,與日本接近100%的數控化率相比具有明顯差距。根據《中國制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預計于2020 年達到50%,較目前仍有較大提升余地。埃斯頓憑借著技術、渠道、成本優勢,占據了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系統80%的市場份額,將明顯受益。我們預期公司的金屬成形機床數控業務將在未來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埃斯頓依靠自身技術積累,借助收購向全產業鏈發展埃斯頓研發投入逐年攀升,2017 年達到1.06 億元,占總營收9.8%,與同行業相比處于優秀水平。公司上市后推出了兩期股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覆蓋360 余人次,其中業務骨干和核心技術人員占比90%,顯示了公司對核心技術人才的重視。公司近年來通過收購運動控制公司TRIO、機器視覺公司Euclid、自動化裝備公司南京鋒遠、自動設備制造公司上海普萊克斯、自動化解決方案公司M.A.i、微型伺服公司Barrett 以及軍工企業揚州曙光,全面布局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為公司未來進行垂直整合推出完整解決方案提供了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