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04-26 17:11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當前,數字化已滲透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對實現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對產業革新提供動力源泉,對前沿科技發展與應用載體建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2018中國CIO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指出,當前,數字經濟催生出云計算、大數據、車聯網、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的同時,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提供了巨大機遇,電子商務交易額躍居世界首位,網絡通信、超級計算、智能終端等領域進入全球領先行業,眾包眾創、分享經濟、共享出行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正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重要動力。
當前,推動產業界和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是信息化發展的主線,但數字化轉型并非傳統信息化工作在深度、廣度上的延展,而是數字技術在企業戰略層面從輔助角色上升到生產力中心位置的顛覆性變革,亟需企業在制度、流程、業務、人才等方面的全盤數字化轉型。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指出,黨的十九大著眼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特別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新興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全面走向“數字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必然路徑。王小兵認為,數字經濟作為全球產業變革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讓經濟或社會的運行方式從過去的集中走向了分散和合作。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看,當前我國進入到信息革命的時代,信息革命不是農業革命、工業革命的簡單延續,其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改變了過去現代化發展的路徑。信息作為一種驅動力,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然而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羅文強調,下一步,我國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要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突破核心技術;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構建完善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充分發揮數據作為信息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積極培育發展人工智能、車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態。二是著力加快數字化轉型。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瞄準行業發展趨勢,加快工業云的普及;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打通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等三大環節。三是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生態。抓好政策路徑,研究推動信息產業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政策;抓好標準供給,抓好重點行業領域的標準化建設,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抓好人才供給,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強安全供給,建立云計算、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