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03-27 09:46 來源:經濟日報
3月26日,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針對議題為“更高質量的中國制造”發表演講時表示,自動化技術已經極大地提升制造企業的生產和研發效率,同時在提升產品質量方面也有表現。下一階段的制造業升級要從自動化走向數字化、智能化,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或稱物聯網。數字化技術能讓制造企業帶來數字化工廠,對整個制造工藝進行模擬、改造。數字化還可去測試、模擬生產很多的新產品。中國也有很多需要就業技術技能轉型的工人,若自動化和數字化發展很快,這樣的趨勢可望給有意掌握自動化技術的工人提供更多市場。
以下是演講全文:
很高興參加這場關于制造業的討論。制造業對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至關重要。相比世界任何國家而言,中國無疑是最佳明證。制造業為中國帶來進步與繁榮,幫助千百萬人脫貧致富。我非常贊賞中國政府的舉措,將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提高“中國制造”的質量可能會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而提高質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實現數字化制造。數字化助力制造企業實現前所未有的進步,帶來更快的上市時間、更高的效率、更大的靈活性和更高的質量。這些數字便可佐證這一觀點。
在德國安貝格的西門子電子元器件制造工廠,我們生產超過1000種不同的Simatic產品。這些產品在工業中用于對設備進行編程和控制。
這可謂是巨大的進步。
此外,我們已經在中國成都復制了這間工廠。作為西門子全球創新戰略的一部分,我們決定由中國來主導公司自主機器人的全球研發,旨在掌握對公司未來成功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
我們的數字技術使制造商能夠創造出基于整個制造環境的“數字化雙胞胎”——從實驗室到工廠,從展示廳到服務。
生產企業可以在制造第一個實體原型、建造產線和開始實際生產之前,在虛擬環境中設計、模擬并測試復雜的產品。軟件幫助優化每步流程和每項任務,無論是由人類還是機器去執行。
這種虛擬和現實世界的無縫集成即所謂的信息物理系統,是我們當下所見的巨大的進步。這就是制造業的未來。但是我們必須注意,數字化具有巨大的顛覆能力。它已經讓消費者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那只是一個開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范圍和速度史無前例。數字化正在重塑每個行業。
幾乎每天,我們都會看到制造業取得重大進展。我們看到從大規模生產向定制化生產的轉變,從價格和數量的競爭向質量和創新的競爭的轉變。我們看到從企業孤立創新轉為在生態系統中協力創新。這就催生出對工業標準的新需求。
但是如果一個人加一臺機器的產能,可以媲美沒有機器的10個人,那么被機器取代的這9個人會怎么樣?
咨詢公司麥肯錫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到2030年,全球多達14%的勞動力將不得不改變職業或學習全新的技能。就中國而言,這項研究指出:
“如果自動化得到迅速應用,中國面臨轉職風險的工人人數最多——可能高達1億。”
正如之前幾次工業革命一樣,第四次工業革命會削減上百萬個工作崗位,影響范圍更大,但同時又將創造出上百萬個新的崗位。但那將是截然不同的崗位!為了讓社會從這場革命中獲益,我們需要在培訓和教育方面同步進行革命。在這里,政府和企業必須聯手為工人提供參與數字經濟所需的技能和資質認證。西門子在中國正是這樣做的。
而在全球范圍內,西門子每年在員工培訓和教育方面的投入超過5億歐元,每年的研發投入則超過50億歐元。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是因為我們深知,唯有人的心靈與頭腦才能孕育出創新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