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7-10-26 09:27 來源:南方周末 施南
掌舵16年之后,杰夫·伊梅爾特黯然離開GE。(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7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伊梅爾特給自己16年公司治理貼上了一個標簽,或者也是給他的繼任者一個關于“我的遺產,勿碰”的警告,那就是——GE未來是一家“專注于物聯網的數字工業企業”。
“您真是不懂我們的美式幽默,特斯拉先生。”當那個塞爾維亞人希望兌現5萬美元的酬勞并將周薪提升至25美元時,托馬斯·愛迪生,一個“每句話都被《紐約時報》用38號字體刊登在頭版頭條”的時代傳奇,如此揶揄。
61歲的杰夫·伊梅爾特當然熟悉這個故事,哪怕它發生在遙遠的1888年,距他服務了35個年頭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誕生還有4年光景。
這次耍賴毀約引發的連串變故改變了世界:在直流電與交流電的大戰中,后者最終勝出;與威斯汀豪斯對于燈泡專利權價值10億美元的訴訟,愛迪生敗北;隨著JP摩根的出現,作為創始人的愛迪生失去了公司的冠名權和核心股份。但是,一家超級大的公司從此面世,且在4年后成為道瓊斯工業指數首批12家成分股之一。121年后,GE是唯一還存在的“史前指數公司”。
能從中受到什么啟發,伊梅爾特先生?擁有遠大眼光和天才智慧的人很容易被欺騙和拋棄;資本才是最終拍板的人;還有一個,美式幽默可以繼承。
是的,作為神一般存在的杰克·韋爾奇欽定的接班人,GE歷史上第九任董事長兼CEO,伊梅爾特在2017年6月12日,即他接過這個星球上最著名工業公司最高權杖16年后,宣布將正式退隱。按照原定程序,7月31日是其出任CEO的最后一天,但直至2017年結束前他仍將是董事長。
這顯然是經過充分溝通乃至博弈后達成的君子協定。為此,8月份當市場盛傳遭遇“卡蘭尼克危機”的Uber有意請其出任董事長一職時,伊梅爾特第一時間予以拒絕。他不想成為逃兵,他需要一次體面的榮休儀式。不論未來能否像他的前任那般迅速變成一個暢銷書作者以及若干大企業的高級顧問,至少在2017年伊梅爾特仍然試圖站在這家公司的巔峰。
不是沒有嗅到某種不祥的氣息,否則,他不會在9月出版的《哈佛商業評論》上著文搶先為自己表功。伊梅爾特寫道:“CEO在不同時期的任務不同。有些CEO是創始人和塑造者,有些CEO是幸運兒,經歷經濟穩定或商業模式尚未被顛覆的時期;我的任務截然不同,在極其動蕩的年代重塑GE這個老字號。”伊梅爾特還給自己16年公司治理貼上了一個標簽,或者也是給他的繼任者一個關于“我的遺產,勿碰”的警告,那就是——GE未來是一家“專注于物聯網的數字工業企業”。
韋爾奇未必喜歡上述點評,就如同多年前伊梅爾特在哈佛商業院演講時被學生們問及“接杰克的班到底有多難”時,他貌似答非所問的回復并不那么合乎禮數。他建議學生們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以便“讓他們的前任都淪為敗筆”。
問題是,有些對比的結果恐怕會令他難堪。在杰克·韋爾奇主政的20年間,GE公司的營業額從230億美元提振至1400億美元,公司市值則從130億美元起步,先是一躍成為世界首個突破2000億美元市值大關的企業,最高時甚至達到4800億美元,而在他保留這個頭銜的最后一天——2001年9月6日,仍達到4320億美元。要知道該段時間內道瓊斯工業指數只錄得7.6%的漲幅。GE股票的持有者們自然很滿意,因為他們的年復合回報率達20.9%。
伊梅爾特就沒那么幸運了。他治下的GE在2016年營收增長5.4%至1236.93億美元,不過較16年前仍縮水12%。16年里GE共分紅了1430億美元,比過往一百多年總和還多,然而這并沒有取悅華爾街。扣除分紅因素,GE市值五千八百多天里損失逾25%,而股東的年復合回報率僅有1.5‰。
綜觀伊梅爾特時代的GE,其實主要關注于三件大事。
首先便是如何度過危機。上任四天即遭遇“9·11”事件,僅世貿雙塔,GE旗下保險部門的賠付就高達6億美元,而GE素來引以為傲的航空發動機板塊的市值一度下跌近八成。這個開局幾乎是災難性的。之后又迎來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多虧沃倫·巴菲特出手相助,不過30億美元救助的代價也極其昂貴——優先股、10%固定年息、溢價贖回條款,“股神”從來不是慈善家。
其次是大規模、高額資產買賣。數據顯示,16年里GE參與380次并購,涉及1750億美元,同時共計有370次出售資產行為,涉及資金達4000億美元。也就是說GE平均每年要處置9%的總資產,計350億美元。
起家的照明業務,賣了!視為“圣杯”的家電業務,賣了!接手的中國海爾掏了54億美元,但轉手GE就用33億美元的出售凈利回購了自家股票。伊梅爾特最初出道的塑料板塊,賣了!聲名不斐的NBC傳媒娛樂業務,也賣了!但最標志性的出售,是曾經提供集團41%利潤的金融業務。
當年,包括郭廣昌在內大洋彼岸的企業家們均以“發現新大陸”般的心情關注過通用金融的一舉一動,某種意義上,由杰克·韋爾奇發展壯大的這一板塊按體量計可看作是美國第七大銀行。可惜,在伊梅爾特看來,GE不該是一家金融財團,且時代更替后金融業務過低的資產回報水平和過高的資金占用率不利于整個公司的轉型。10%的利潤貢獻即滿分,這是后生對前輩最重要遺產的態度。
有賣當然有買,加注油氣業務,特別是2016年320億美元并購貝克休斯就是一次大膽的賭博,畢竟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已令外界充滿恐慌。整體而言,伊梅爾特在主動和被動的雙向搖擺中選擇了瘦身,GE3510億美元的總資產較5年前甚至削減了一半。隨之而來的,是上升了9個百分點的資產周轉率,以及提升了4%的股東權益回報率。
然而請記住,上述這些乃任何一家大企業的舵手都可能面對或必須做的,真正能夠彪炳青史的東西,必須大繁至簡且影響深遠。最好,能為一眾同行指明方向。猶如韋爾奇的“數一數二理論”。伊梅爾特為自己1.93米銅像的底座上刻下了五個字:工業互聯網。與之匹配的,是一個名詞:1%威力。
在他的構想中,利用GE制造、銷售數以萬計的設備,通過智能分析、傳感、連接產生足以優化流程,并使其效能最大化的解決方案。以通用主力產品航空發動機為例,一旦能夠節省1%燃料,就能在15年內至少產生300億美元價值。不同于西門子、ABB等傳統對手傾向于“C2C”的垂直服務布局,伊梅爾特推出的Predix工業云呈全開放式,他的野心昭昭——新時期工業領域的微軟和蘋果商店。
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125年歷史的GE的確像一家初創公司那樣散發著嬰兒沐浴露的清香。但杰夫·伊梅爾特不是杰夫·貝索斯,年輕8歲的后者可以成功說服市場忍耐亞馬遜近20年利潤在零軸徘徊,只為博取一個超出想象空間的王者橫空出世。而GE,依舊是一個接近主動型基金的龐然大物,伊梅爾特也更類似傳統基金經理的角色。所以,股東回報才是一切。
那么不妨就來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
公平起見,還是分出兩個陣營。一個是最近十年間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的“新經濟”領域,一個是上世紀60年代末由摩根信托推出的“漂亮50”方陣。
以10月13日美東時間收盤價計,蘋果的市值為8185.21億美元,Facebook市值為5045.75億美元,微軟市值為5988.06億美元,亞馬遜市值為4793.8億美元。再看對面:沃爾瑪市值為2662億美元,IBM市值為1420.59億美元,迪士尼市值為1542.33億美元,寶潔市值為1542.33億美元,麥當勞市值為1373億美元,強生市值為3661.78億美元,波音市值為1541.9億美元。
GE多少?每股22.99美元,總市值2032.9億美元。如果說高舉數字工業公司大旗的GE并沒有獲得足夠的“轉型紅利”,那么在他自己的傳統陣營里,表現亦是平平。昔日每股60美元的高光表現,現在只能是一種美好回憶。
當然,相比于同屬大制造的霍尼韋爾(1089.06億美元)和3M公司(1299.19億美元),更遑論早已落地鳳凰不如雞的通用汽車(687.27億美元),GE依然足夠強勢。但別忘了,伊梅爾特接棒時,GE還試圖大吃小并購霍尼韋爾,而GE的歷史地位、企業規模、涉獵版圖也遠非前者能夠攀比。
倒是有一家企業的市值與GE接近,伯克希爾·哈撒韋,2110.56億美元。可是,巴菲特不會向巨資買入股票的企業派駐高管,GE的管理能力卻一直是美國企業標榜的對象。
現在可以明白尼爾遜·佩爾茲的焦慮和憤怒了。兩年前的10月5日,這位特里安對沖基金的創始人,美國著名的“股東激進主義者”,25億美元買入了GE的1%股票,而在今年早些時候,該筆投資賬面計價已損失了32%。
75歲的佩爾茲一直是美國對沖基金市場上的風云人物,曾在吉百利、卡夫食品、亨氏、溫蒂漢堡、百事可樂和蒂芙尼公司的大手筆股權買賣中獲利甚豐。2016年其個人收入高達1.5億美元。近年來,佩爾茲逐步將重心從餐飲領域轉向于工業和更廣闊的快消品市場,其鎖定目標的體量亦明顯放大。數年前,佩爾茲通過購入股票成功介入杜邦公司董事會,并力主要求將杜邦一拆為二、分別上市,以提升不同業務板塊的估值水平。而就在他為進駐GE董事會努力的同時,又扔下35億美元購買了寶潔公司巨額股票。
有意味的是,剛剛將全球總部搬至波士頓尼科街的GE,恰好與寶潔總部毗鄰。有市場人士評論,老尼爾遜目前左右開弓準備展開兩場“波士頓屠殺”。
寶潔那邊,佩爾茲陷入了苦戰。為了躋身董事會雙方共計投入1億美元拉攏小股東。而最新消息稱,特里安基金僅以0.2%票數之差可能暫時無緣。
GE這廂就不容再失了。既然擁有“美式幽默”的先例,那么杰夫董事長就毋須等到12月31日。為了配合新任CEO,擁有金融背景的約翰·弗蘭納里迅速展開削減成本和資產處置行動,伊梅爾特于10月2日提前掛冠,而與其共事多年相交甚厚的三位副董事長,包括主攻數字領域拓展的貝絲·康斯托克和CFO杰弗里·伯恩斯坦也于4天后同時提交辭職信。
立即執行!這冷冰冰的逐客令背后本不需要任何臺詞。“神沒有仁慈,那是神之所以為神的原因”,《權力的游戲》的對白再次得以印證。同時,對于GE數字部門的裁員即將開始。
作為伊梅爾特的接班人,約翰·弗蘭納已經55歲,對GE而言,他太老了。韋爾奇和伊梅爾特戴上王冠時僅44歲和45歲。
機構大股東注定不會給他試錯時間。巴菲特就是先例,他送給弗蘭納的禮物,是至8月沽清了所有GE股票。
正如約翰·列儂所唱:人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己所能。很難指責剛將自己的女婿兼特里安首席投資官塞入GE董事會的佩爾茲做錯了什么,只是伊梅爾特先生,只好委屈你了。
還記得發生在愛迪生和特斯拉之間的那則插曲嗎?它出現在一本小說中,兩年后還將被好萊塢搬上大銀幕。伊梅爾特應當對小說的名字感同身受,《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至于尼爾遜·佩爾茲,或許該更喜歡電影的取名——《黑夜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