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7-03-29 17:20 來源:紅杉匯
我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習慣于談論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或是區塊鏈等概念?我們又是從什么時候才突然意識到,數字技術已將行業的邊界徹底打破,并在不知不覺中重塑了供應商、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當傳統商業世界分崩離析,工業文明的大框架又一次陷入歷史性劇變,是時候為下一場工業革命制定全新的戰略了。
在本文中,普華永道為企業提出了10條新原則,對于企業來說,這些新策略意味著變革、創新與迭代升級。當然,現在正是重新審視商業模式、融資策略以及對待平臺、用戶和產品態度的最佳時機。
作為工業文明基礎的大框架通常不會發生劇變,但現在,這樣一場劇變似乎就要上演了。
隨著工廠和倉庫都裝滿傳感器,系統已經能預測故障并報警,定制的零件也在按需生產,“下一場工業革命”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這場革命的領導者是那些不斷取得突破的公司,它們正在開拓的領域涉及機器人技術、機器學習、數字制造、物聯網以及區塊鏈。
行業之間的傳統界線已經逐漸消失。現在,若想說出一家電信公司和一家娛樂制作公司或者一家零售銀行和一間零售店之間的區別,已經越來越難了。供應商、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也在快速模糊,快到讓許多商界的決策者都沒有做好準備應對。
長久以來,商業戰略的基礎都是經典的價值鏈,其框架的特點就在于一系列穩定的交易。但現在,數字技術的崛起使得個人能夠越過價值鏈而相互連接,并提供更有效率的產品和服務,這將會降低規模經濟以及傳統分工模式的重要性。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加流動而不固定,貨物和服務的價格和成本也會較今日更加波動。
普華永道的研究顯示,對那些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來說,工業互聯網所帶來的潛在收益是前所未有的。怎樣帶領你的公司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里扮演起關鍵角色?
這是我們提出的10條原則。
重構商業模式
商業世界已經習慣了分崩離析。一個接一個的行業證明,固執于傳統商業模式的舊公司逐漸被提供新產品、新服務的創業公司取代。下一場工業革命將通過大規模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率來加速這種取代的出現,尤其是在制造業。
你需要拋棄那些已經不再適用的過時做法,這要求企業要有耐心和律己能力。雖然轉型會有陣痛,但是,出售或停止次要業務,以更有效的方式關注產品或服務組合,能讓你在新世界里獲得發展機會。
平臺策略
平臺在新工業體系里的地位,就正如價值鏈在舊工業體系里的地位。
平臺結合了相互操作的標準和系統,它創造了一個即插即用的技術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大批供應商與消費者能夠通過同一套硬件、軟件和服務等進行無縫互動。一個平臺的用戶實際上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一批公司在此其中交換著貨物和服務,它們的命運相互捆綁了起來。
上述只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初級階段。像通用電氣和西門子這樣的公司已經在此有了一席之地,通用公開宣稱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家數字化工業企業”的目標;西門子則在與微軟合作,研發同樣野心勃勃的 MindSphere平臺。
對于特定類型的供應鏈,以及像醫院、銀行和其他類型的企業,未來都會出現相應的平臺。汽車正朝著自動駕駛的方向發展,將來它們也會被設計成各種平臺,嵌入“智慧城市”,而后者將持續改善自動駕駛汽車的導航和行駛方式。
要想在這個工業互聯網里占據一席之地,第一步就是確定在這個基于平臺的世界里你能實際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 平臺“使能者”——像通用和西門子那樣,負責建造及擁有構成行業基礎的大型中心;
· 平臺“參與者”——利用平臺來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吸引顧客;
· 平臺“增強者”——在平臺上開發新技術,把使能者和參與者作為主要客戶對象;或者是建立一家結合上述兩種或三種角色的公司。
為消費者而設計
大規模的數字技術成為下一場工業革命的驅動力,所以我們很容易會忽略它是如何影響人際關系的。這場革命的新基礎框架是一張將人和人連接起來的網絡:尤其是生產商和消費者,他們的關系比以前更緊密。
對許多大型企業來說,這代表著一場劇變。比如,服裝企業正在零售店和工廠之間打造新型的連接渠道,顧客的偏好可以迅速轉化成新的設計款式,就像Zara和 H&M。銀行、電力和電信運營商也在進行著類似的轉型,簡化用戶界面、提供新型服務,以更快速、更友好、更積極、更有效的方式解決顧客反映的問題。
真正的全渠道顧客體驗是把每個接觸點都連接起來的:所有面對面的接觸、每個零售環境、每一次的線上行為、任何通過智能手機而連接起來的事物。在公司的新基礎框架里,你有更多的接觸點需要應對。消費者生活在一個互動的世界里,他們的行為聚合成你可以參考的數據,并以此來做出商業決策。反過來,對消費者來說,你的行為也會比以前更加透明。
技術敏銳度
無論你處于什么行業,你都生活在一個可編程的世界中,而軟件將成為競爭力的關鍵。
每個公司都需要在未來提高自身對技術的敏銳度,不僅是使用數字工具,還應包括對技術模式的深入見解。例如,如何創建可以利用工業互聯網的業務足跡,或是如何積累有助于促進機器學習的數據類型。
隨著全體人員能夠越發自如地應對工業互聯網,他們將會發展一種創新的合作文化,還將對新世界的風險形成更好的理解,比如與事故、侵犯隱私和網絡攻擊相關的風險。這種深刻見解對于公司乃至所處的平臺而言都將是非常寶貴的。
快速、開放地創新
創新與領導力在下一次的工業革命中攜手并進。許多公司會尋求顛覆性創新,但是一系列漸進型創新卻更加有利可圖,它們更容易在市場上接受測試,可能會以滾雪球般的速度引發顛覆。這正是智能手機所經歷的過程。
快速創新更能發揮效用。廣泛招募參與者,包括那些與你的平臺有關聯的組織。
獲取有用數據
實時數據呈指數增長,這僅僅是個開始,關鍵在于能運用分析結果來發現重要模式。
比如在過去,施工進程的具體信息或建筑的具體造價總是很難獲知。現在,建筑公司可以利用無人機搜集攝影圖像,將圖像與原始工程圖重疊,核對承包商報告,就連工地上一厘米的差距都能發現。
生產系統、客戶個人需求及需求計劃系統三者間的直接反饋和交互,減少了訂貨到交貨的時間,也改進了產能利用率規劃。
創新融資模式
云計算已經開啟了一場安靜卻有力的革命,即“軟件即服務”模式,這種做法影響了技術公司所需的融資方式以及管理投資回報的方式。
同樣的,規模較大的工業企業也會從出資購買工廠和機器,變成為按需付費的模式,實現更加靈活的設備安裝。企業會減少對舊設備換新的關注,更多地關注設備的持續升級。工業企業將借鑒硅谷,更多地通過股權資本和風險投資來融資,而不是負債。可調價格也會更為普遍。技術會允許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價格隨銷售時間、用量以及應用類型而改變。
說到底,要充分發展工業互聯網,從而保持工業文明的活力,必須要以全新的能力和體系來取代或升級全球工業基礎設施的方方面面。這些事業的融資同技術創新一樣,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創造力,制定度量標準,用以追蹤短、長期收益,平衡短期回報與長期目標。
專注于初衷,而不是產品
當你真正明確自己的公司是什么樣的,以及為什么要銷售這些產品時,人們才愿意相信你給出的承諾。
當公司履行承諾時,客戶會有所察覺。客戶感興趣的并非產品或是服務,他們在乎的就是成果。不要認為你的公司就是在提供特定類型的產品或服務,你應該將其視為成果的生產者。
問問自己,你的公司是否仍然停留在制造物理產品的階段?你是否根據客戶在滿意度、生活質量和生產力等方面的明顯差異來判斷成功與否?如果你能夠以不同的方式來提供產品或服務,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加滿意的成果嗎?
數字信任
共享數據將會觸發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到來。正因為獲取數字化信任即將成為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失去別人的信任也必定讓你一敗涂地。
你不僅需要管理客戶的行為,還要防止外部人員掌握公司的機密信息。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網絡安全系統以及數據完整性系統,對于幫助公司避免違規行為或是更好地管理中斷業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你必須將透明化管理作為你的一項重要策略。
人性光輝始終高于機器價值
人類的重要性遠遠高于機器的價值。
你的根本立場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隨著技術發展得越來越精湛,人類區別于其他生物最重要的一點,不是解決問題或是完成任務的能力,而是我們擁有與生俱來的感官意識,我們懂得同情別人,有直覺判斷能力,與他人溝通,會做出選擇,會以不能提前預測的方式做出以上行為。了解這一點,你的公司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如果下一場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你的公司將會處于什么樣的位置?這意味著你必須以從未有過的方式,將你的員工、你的能力以及敏銳的技術眼光整合起來,發揮整體優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樣的場景正是代表了從1950年代開始的數字技術革命的浪潮,在其穩定之前還會以這樣的勢頭持續奔涌好多年。我們要做的就是重新開始,迎接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到來,希望它有如我們期待的那樣進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