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6-12-02 16:44 來源:
15年底國家認監委發布《關于加快發展自愿性產品認證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工業產品認證工作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和自愿性產品認證認證證書合計突破100萬張,其中,指定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24家,共計頒發ccc證書53萬多張(有效狀態),批準自愿性產品認證機構119家,同比增長18%,共計頒發證書36萬多張(有效狀態)。
在保障產品安全,促進質量提升方面,國家認監委強化了ccc認證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汽車、家電、玩具等重點產品的風險防控與專項監督,共對20大類158種產品發放強制性認證有效證書63萬多張,獲證組織達6.8萬家;累計發放國家信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582張,涉及企業217家。
通過實施強制性認證,有效推進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實施,兒童安全座椅、農機等產品由強制認證之前產品合格率不到10%提升到目前90%以上。
在服務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方面,截至目前,我國節能產品認證累計發放證書67776張,涉及企業3071家;節水產品認證累計發放證書10840張,涉及企業1468家;可再生能源認證累計發放證書5478張,涉及企業1493家;累計發放國推污染控制認證證書2269張,涉及企業322家;累計發放低碳產品認證證書1100張,涉及企業400余家。
“十三五”時期將大力發展自愿性認證
日前由質檢總局、認監委、發展改革委等32個部委發布的《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十三五”規劃》,把大力發展自愿性認證作為“十三五”時期產品認證的發展方向。
根據規劃,國家認監委將在“十三五”期間重點實施制造業質量提升支撐工程和綠色發展支撐工程,在航空航天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能源裝備、軌道交通、節能汽車、現代農業裝備等領域建立一批自愿性產品認證制度(項目),著力突破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領域認證認可關鍵技術,加快推進應急產品、鐵道及軌道交通產品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和標識體系。
目前,質檢總局、認監委會同相關部委,正在著手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和標識體系,統籌兼顧產品節能與減排、環保等綠色發展的不同技術要求,解決目前綠色產品標準不統一、認證種類繁多、社會認知度不高等問題,從根本上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導綠色生產與消費。
產品認證是由第三方對產品及服務實施的合格評定活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質量的重要信用保證形式。長期以來由于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我國產品認證行業在創新能力、滿足產業需求、工作有效性、市場采信等諸多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認證對市場主體的增值效應尚不明顯,認證制度供給存在低端重復問題。
為了確保認證的公信力,國家認監委將要求認證機構建立質量責任追溯機制,自覺接受市場檢驗和社會監督,承擔認證結果失實的直接責任和連帶責任,并且設立統一的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認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