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6-11-08 16:08 來源:中國工業網
目前,物聯網金融已在多個場景得到應用,包括融資、租賃、投資、保險等多個行業。也就意味著,當前的物聯網金融不是簡單的技術與金融的融合,而是商業模式的變革。它會提升客戶的體驗,降低運營成本,帶來更加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
首份白皮書擊中痛點
10月31日,物聯網金融白皮書首次出現在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暨首屆國際物聯網金融高峰論壇上,“物聯網金融正在改變銀行、投資、保險、P2P等的金融服務模式”。這一概念在《物聯網金融白皮書(2016)》中提出。
白皮書列舉了幾大金融業態的物聯網金融變現方式。如對保險的改變,傳統的保險業是大數法則、概率驅動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保險業則根據事故發生的次數、預測等實現保險服務,這是根本性改變。”比如,針對汽車險的騙保問題,若在投保車輛上裝上物聯網終端,可對駕駛行為綜合評判,可根據駕駛習慣的好壞收取不同的保險費。”
物聯網將催生新經濟 撬動資本藍海?
白皮書指出,物聯網金融超越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但植根于互聯網思維的互聯網金融從一誕生就暗藏著風險,已經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物聯網是超越智能化、超越互聯網的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深度融合的全新體系,物聯網的發展必將推動傳統金融模式的一場新革命,推動金融業客觀信用新秩序;物聯網金融超越金融物聯網。
物聯網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物聯網金融是有本質差別的。物聯網在金融的應用,沒有改變金融的模式,應該稱之為金融物聯網。而物聯網金融是指物聯網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變革金融的信用體系,將帶來金融模式新革命;
物聯網金融將開啟全新的客觀信用金融時代。物聯網將傳統金融的主觀信用體系變革為客觀信用體系,金融風險大大降低。物聯網金融是物聯網和金融深度融合,形成的以客觀信用為基礎的金融新業態,通過推動資金流、信息流、實體流三流合一,深刻而深遠地變革銀行、證券、保險、租賃、投資等眾多金融領域的模式,開啟全新的客觀信用金融時代。
催生新經濟,撬動資本藍海?
物聯網是工業革命4.0和第三次信息產業革命的交匯點,而物聯網技術的變革對生產力的貢獻將超過前三次工業革命和前兩次信息革命,物聯網技術將催生新的經濟業態,觸發生產力的躍遷,變革生產關系。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供應和商業使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11萬億美元,其中,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建設、可穿戴設備、生物識別支付、智能交通、智能建筑、車聯網、智能家居、智能辦公將成為前九大可預見的垂直領域,到那時,這些新興的物聯網產業將占據“大約一半的世界經濟”。
物聯網將催生新經濟 撬動資本藍海?
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沒有產生對實體經濟真正有用的產品和服務,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風險控制的問題。而物聯網與金融相結合,才能對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金融可以作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支點,撬動數以萬億計的資本藍海。
然而,物聯網金融則能通過海量的、客觀的、全面的數據建立相對客觀的信用體系,風險管控的可靠性和效率性將得到提升。互聯網金融停留在你看到的、聽到的信息上,而物聯網金融將基于你看不到、聽不到的信息上,是全景式的,對實體+虛擬經濟的全面影射,而基于此將會產生更好的信貸模式、信用評估和風險模式。
互聯網金融只實現了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二流合一,仍是主觀信用體系,這一體系并未降低金融的風險,也未能解決其信用風險、網絡安全風險等問題。而在物聯網終端和系統所形成的物理世界的鏡像反映下,物聯網金融卻可以全面降低金融風險,因其實現的是信息流、資金流和實體流的三流合一。
如果這種三流合一能夠實現,那么它將讓實體世界實現有組織、主動的感知互動,讓虛擬經濟從時間、空間兩個維度上全面感知實體經濟行為、準確預測實體經濟的走向,讓虛擬經濟的服務和控制融合在實體經濟的每一個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