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8-12-03 17:4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1月22日,工信部發布《關于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擬將工業互聯網在球墨鑄鐵管制造工廠的應用試點示范等72個項目核定為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公示的項目,包括網絡化改造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平臺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以及安全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四類。入選的企業既有格力電器、三一集團、富士康等知名公司,也有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重慶郵電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
示范項目主要圍繞4個方向
9月,工信部印發《關于開展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推薦的通知》。《通知》指出,試點示范的內容是圍繞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解析、平臺、安全4個方向,遴選一批工業互聯網發展試點示范項目,通過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總結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
該《通知》規定了項目申報主體包括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申報主體“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創新能力”,申報的項目“應處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技術先進、應用示范帶動作用良好,并具有較強的成長性和代表性”。
隨《通知》一同發布的《2018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對網絡化改造、標識解析、平臺、安全等四個方向做了詳細的規定。
網絡化改造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要求建立工業互聯網企業內網絡和企業外網絡,實現人、機器、車間與各控制系統、管理系統的廣泛互聯。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要求對本企業、本行業、本區域的機器、產品、零部件等工業互聯網連接對象進行標識注冊和標識解析管理。平臺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要求構建完整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架構。而安全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則要求基于安全防護技術、數據安全防護等,實現對工業互聯網設備、控制、網絡、平臺、數據等多層次的安全防護。
最終,經企業自主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現場核查,本次公示了17個網絡化改造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7個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40個平臺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和8個安全集成創新應用試點示范項目,涵蓋了鋼鐵、汽車、水泥、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液態奶等多個領域。
事實上,我國一直在有序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去年11月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規劃了藍圖。
今年6月,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具體包括建成5個左右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遴選10個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平臺、推動3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上云,培育超過30萬個工業APP等內容。
而本次示范項目的推薦就是為貫徹《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按照《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要求開展的工作。
專家提醒不應只注重底層互聯
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熱詞,為什么要發展工業互聯網?
上海交通大學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長江志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的產業是大批量、無差別生產。未來的制造業是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需要分工協作,這就要在一個廣域的范圍內整合優質資源,包括設備、研發力量、材料、關鍵技術等。怎么整合?就是要讓所有的生產資源互聯互通,進而實現資源共享和專業化的細分,讓參與合作的企業做它最擅長的事,這樣效率、質量、服務水平都將得到極大提升。
他進一步闡釋,未來的制造業肯定會向服務業延伸,企業不只是賣產品,還要提供服務,那企業就需要知道它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用戶使用情況。實現了工業互聯,企業就可以通過機器上安裝的傳感器或其他設備的互聯來了解這些情況,再通過網絡平臺的信息實現交易的協同。“因此,未來的社會,生產、服務是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優質資源,然后再協同,可以極大提升各行各業的效率,提高服務水平,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不僅如此,發展工業互聯網本身就會形成一個新興產業鏈,從基礎的傳感器、中間接入的網絡設備,到上層的平臺等,會促進研發、軟件供應商、設備供應商、信息物理系統等的發展,未來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
談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江志斌表示,首先,在工業4.0的場景下,服務的模式、生產過程的控制、場景演化的模式等都會發生變化,工業互聯的一些軟件、算法、模型等需要發展基礎的應用研究;其次,工業互聯未來要發展新的業務模式,服務型制造模式;另外,現在企業傳統的系統將不再適應未來工業互聯的大規模的、個性化的市場需求,我們要研發新一代的、工業互聯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當然,發展工業互聯網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江志斌說,現在講概念的比較多,工業互聯網一定需要一些標準、規范。另外,互聯的目的是基于信息來做分析,通過大數據實現決策優化。因此要重視互聯之后對生產服務的決策優化,而不能只注重底層的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