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6-01-15 15:51 來源:中國能源報
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15年11月底,遼寧風電發電量1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但出于冬季保供暖、保電網安全需要,棄風電量也近14.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近8.5億千瓦時。“發得多,棄得也多”成為遼寧風電產業現狀的生動寫照,也成為過去一年中國風電產業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是棄風限電頑疾至今未除,另一方面是風電上網標桿電價開啟新一輪下調周期,風電企業在此情況下,必須苦練內功,通過技術創新、精益管理提升風電產業競爭力。”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電價下調常態化
隨著國家發改委《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正式發布,風電上網標桿電價下調的“靴子”終于落地。
新一輪調價方案決定于2016年、2018年對陸上風電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分別降低2分錢、3分錢,四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分錢、2分錢。業內普遍認為,相比此前的征求意見稿,正式的調價方案溫和了不少。在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中,擬將一類至四類資源區在今后5年逐年下調2-4分錢。
興業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風電上網電價下調幅度低于預期,將有利于風電運營企業繼續維持目前的凈資產收益率,同時,明確未來幾年的上網電價有利于風電企業合理安排投產進度,預計未來兩年行業仍將快速成長。
一年前,陸上風電剛剛經歷了一次電價下調。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宣布下調陸上風電上網標桿電價,將第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下調2分錢,第四類風資源區價格維持不變。這次電價下調引發風電行業較為明顯的“搶裝潮”而備受詬病。
多位企業人士對新一輪電價下調的看法也較為一致:對風電產業而言,短期將經歷陣痛,但長遠來看,有利于促進風電健康、有序、平衡發展。隨著風電產業進入規模化發展時期,上網標桿電價下調也將成為常態。
廣發證券研究員韓玲認為,在風電產業鏈中,風電運營商的長遠發展主要依賴于規模優勢和區位優勢,即“資源優勢+規模優勢”,作為風電開發主力的五大電力集團不僅具有雄厚的裝機規模,同時在風況優質的“三北”地區配備了大量風電場,預期未來棄風率改善后會常年貢獻穩定利潤。位于中游的風機制造商則具有較大彈性,龍頭風電整機廠商由于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在項目向南發展、行業規則強化、質量先于價格等幾大趨勢下,風機制造環節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龍頭廠商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此次同步調價的光伏雖然上網電價下調幅度更大,但相對而言,對風電企業的壓力更大。因為,風電短期內實現技術突破的可能性不大,風電度電成本下降空間正逐步縮小。
棄風之痛何時休
據記者了解,相對于光伏行業嚴重的補貼拖欠問題,風電行業的補貼拖欠矛盾還沒那么尖銳。而“棄風”則是風電行業的最大痛點。
此前,一位在嚴重棄風地區負責項目運行的人士曾告訴記者,如果棄風率比現在下降一半,下調電價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業內普遍認為,在下調風電上網標桿電價倒逼行業技術創新和精益管理的同時,還必須徹底解決棄風限電這一老問題,才能真正提升行業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價后,一類資源區的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將在2018年降至每千瓦時0.44元,而降價后的燃煤發電上網標桿電價在每千瓦時0.4元左右,二者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這也意味著離2020年風力發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在離風電平價上網目標越來越近的同時,我們對棄風限電的治理是否也與理想目標越來越近?
我國棄風限電情況從2010年左右開始顯現,2012年達到高峰,當年棄風電量達208億千瓦時,棄風率約17%。2013年開始出現好轉,棄風率降至11%,2014年上半年更降至8.5%。但是,去年以來,棄風率卻大幅反彈,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電網公司方面表示,近兩年經濟增速放緩、用電需求增速減慢、消納市場總量不足的大背景,與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低,采暖期供熱機組比重大,以及電網發展滯后、新能源送出能力受限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2015年以來風電等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據業內人士稱,主管部門試圖多舉措解決棄風難題。例如,實現就地消納方式的多樣化;特高壓風火捆綁外送;智能電網靈活調配;配額制及審批區域的限制,保障全額收購風電等。
統籌規劃須先行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朱瑞兆此前告訴記者,風電和電網、風電和其他電源之間沒有做到統籌規劃,這也加劇了“棄風”隱患,在如何統籌規劃方面,大有文章可作。
據介紹,風電項目前期工作流程相對簡單,核準進度快,建設周期短;而電網接入系統核準程序復雜,影響因素多,協調工作難度大,工程的建設周期也較長。因此,很多地方的電網建設跟不上風電發展的步伐。
顯然,風電產業要發展,既要解決好風電裝機快速增長和消納空間有限之間的矛盾,也要解決好風電與其他電源之間、風電與電網之間規劃不統籌的矛盾。
“風電裝機目標的規劃雖然重要,但是比規劃裝機目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包括風電在內的整個電力系統的規劃。”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教授劉永前曾向記者表示。
劉永前認為,風電的發展并非風電產業自身的事情,而是與整個電力行業息息相關,必須進行頂層設計,做好整體的電力規劃,從發電、輸電、配電各個環節統籌規劃,并進行相應配套,只有這樣才能把風電的整體效率提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