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12-18 14:16 來源:搜狐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近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智能制造轉型與升級”論壇上表示,工業4.0不是這么簡單的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和用戶連在一起。
目前,傳統企業提出向互聯網企業轉型,但他認為,互聯網企業首先是能夠融入互聯網的企業,而不僅僅是簡單會使用如大數據、智能制造等互聯網的技術和應用,這個是必要條件,但并非是充分條件。
“企業應該成為互聯網的一個節點。”張瑞敏打了一個比方,把企業比作一臺電腦,這臺電腦如果連入互聯網就無所不能,如果脫離互聯網可能一事無成。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各種資源以開放自己,和互聯網一起成長。
怎樣才能從傳統企業轉型為互聯網企業?零距離。張瑞敏稱,互聯網時代的企業一定與市場與用戶零距離,實現它首先要解決和用戶之間的零距離。
目前,海爾從2005年提出的人單合一,把員工和用戶連在一起,到今天在互聯網轉型的道路上已探索10年。
海爾互聯網轉型思路從3個方面入手:第一,顧客和用戶思維方式的改變。
“傳統企業不認識用戶,只認識顧客。我生產出來的產品,只要有人要就可以,至于誰和我聯系呢?不知道。但是用戶是體驗的一個節點,它可以參與你的設計、制造、銷售、下一輪的迭代。所以用戶和顧客是截然不同的。”張瑞敏透露,海爾曾經推出了一個智慧烤箱,以往是將產品賣出去就可以了,但現在是幫助用戶研究怎樣烤出更好的食品,這樣,形成了一個從用戶、食材供應商等的一個生態圈。這同時顛覆了傳統經濟的定律,傳統的經濟定律是邊際效應遞減,每一臺產品的收益一定是越來越下降,由此企業才會不斷擴大規模。但是現在邊際成本可以趨向零。
第二,員工和用戶關系的改變。員工由原來的執行者改變為現在要和用戶聯系在一起。海爾已將1萬多名企業中間管理層去掉,讓員工直接和用戶聯系。海爾原游戲筆記本的3個員工已自己成立一個創業團隊,他們不需要像之前那樣向公司領導請示,資源是從市場上找的,但同時他又吸引風投來投資。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薪酬,過去的薪酬一定是企業付給他,現在企業給他斷奶,企業不付工資,工資從市場上得到。
第三個是互聯工廠和用戶關系的改變。工業4.0既互聯工廠,互聯工廠不等于機器換人,也不等于自動化。互聯工廠最重要的是,第一能不能連上用戶,但用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你怎樣把用戶的意見整合起來,這是海爾現在正在做的。第二是產品出廠之后還要和用戶連在一起,產品的智能化。
張瑞敏稱,傳統時代的企業是線性管理,但互聯網時代一定是非線性管理。只要找對了路,就不怕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