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12-14 16:28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碳排放交易將倒逼污染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未來以核電為首的新能源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寵兒。重啟不斷升溫的核電建設,在國內國際市場都有著廣闊的藍海。多家券商報告指出,暫停的核電建設對上市公司2015年的業績有較大利空影響,但內外的多重利好將使整個行業進入黃金發展期,二級市場的核電概念也會迎來持續的投資機會。
國內、國際市場迎藍海
多方數據顯示,核電的國內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十三五”規劃草稿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每年將新建6至8座核電站,并將為引進自主開發的新型核電站投入共5000億元資金。結合能源行動計劃中“到2020年,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2016~2020年我國核電投產裝機年復合增速約為25%。
此外,目前正在討論的碳排放交易體系也會使替代火電的清潔能迎來發展良機。核能與風能、光伏等清潔能源相比,發電量大、受環境影響小,是替代火電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新能源企業可通過向強制減排企業出售CCER(中國經核證的減排量)獲得額外盈利,從而增加新能源企業的積極性。
除了國內市場廣闊外,國際核電也達萬億市場。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未來10年除中國外全球約有60~70套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建設,市場空間將達1萬億美元。
近期,我國核電出口又有了新進展。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南非期間,國家電投旗下核電子公司國家核電與南非核能集團簽署《CAP1400項目管理合作協議》。國電投明確表示,將以CAP1400核電技術為突破,和國內核電設備制造企業、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南非核電項目開發。實際上,中非合作只是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一小步,2015年10月起,中國與法國、阿根廷都簽署了核電合作合同。
核電建設中核電設備最受益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核電主要分為核燃料及原材料生產、核電核心設備制造及核電輔助設備制造、核電站建設及運營維護三個領域,其中核電設備制造業受核電站建設影響最大,如從事核島和常規島制造的企業,其次是從事核電廠運營的企業,而為核電建設提供原材料的企業也將受益核電建設。
核電行業景氣對不同的核電設備商的利好影響不一,對核電細分領域有競爭優勢或核電設備比重高的企業利好更大。核電的主要設備包括核島設備、常規島設備、電站輔助設備等。一般來說,核島設備約占設備投資的45%,常規島設備占比為30%,另外輔助設備占比約為25%。根據2009~2020年設備投資約為4000億元計算,預計在此期間,核島設備市場容量約為1800億元,常規島設備市場容量約為1200億元,而其他輔助設備市場容量約為1000億元。
在核島、常規島設備領域,東方電氣是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之一。公司是目前國內惟一已經具備制造百萬級核島和常規島設備能力的企業。但公司除了核能發電設備外,還從事脫硫、脫硝、廢水、固廢等環保設備、節能設備、工業氣體制造及銷售等多個領域,業務結構比較多元化。公司凈利潤2013年、2014年連續下滑,今年三季度凈利潤2.46億元,同比下降77.41%,且股價也一直表現低迷。公司對此表示,由于近幾年公司主要業務之一的火電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導致盈利能力下降。
除了東方電氣外,上海電氣也是核島、常規島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涉及的核電項目有秦山一期擴建、嶺澳二期、清華低溫堆等多個項目,涉及產品范圍包括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汽輪機等在內的14類設備。12月8日在最新的投資互動平臺上,公司獲大股東電氣總公司注入逾63億元人民幣核心資產。并計劃配售A股集資及與母公司資產置換,業內分析認為,資產重組后可改善集團盈利能力。三季報顯示,公司凈利潤18.92億元,同比增長5.78%
此外,輔助設備領域如核電空調設備、核級閥門等也將受益。核電空調設備領域的哈空調是國內最大的工業空冷設備供應商。在核電領域,自1991年為秦山一期提供常規島蒸發冷卻式空調機組以來,先后為巴基斯坦田灣核電站提供核電空冷設備。公司最終控制人哈爾濱市國資委,持有該公司股份比例為34.03%,具有地方國企改革概念。但公司業績飽受虧損困擾,自2011年、2013年兩年虧損后,今年三季度凈利潤虧損0.25億元,同比下降5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