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8-13 15:28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古爾岡的一家金屬工廠8月12日發生一起機器人“殺死“工人事故。
據悉,這名工人工作當中過于接近機器人。機器手臂中伸出焊接桿,直接刺穿其腹部。有消息稱,工廠方面立即將其送往附近的醫院接受治療,但他到達時已經死亡。不過,也有警察表示,工人在事故現場當場死亡。
遇難工人名叫拉姆吉拉爾,現年24歲,來自北方邦的溫瑙市,已經入職一年半,一年前剛結婚。拉爾是一名焊工,平時打交道的就是焊接機器和焊接機器人生產線。事故發生時,大約有63名工人和39部機器人也在同時作業。
一名同事說:“機器人事先設定好的程序就是拿起金屬板進行焊接。有個板歪了,拉爾從后面伸出手想把它調好。就在這時,這設備上的焊接桿刺穿了拉爾的腹部。”另一名同事說,如果拉爾從前面探過去,而且沒有彎腰的話,事故就不會發生。
當地一個工會組織的秘書長說:“管理疏忽才是事故發生的原因。沒有人來保證機器人不會發生事故。我們要求賠償,并對事故進行調查。”另外,公會還要求給所有的機器人添加安全措施,確保事故不再發生。
一名警察表示,警方正在觀看監控視頻,同時也在工廠詢問情況。另外,當地助理警察局長表示,這家公司和承包商涉嫌管理疏忽致人死亡,因此已被記錄在案。
就在一個月前,德國大眾汽車也發生機器人殺人事件,德國Baunatal工廠一名22歲的外包員工遭遇機器人意外傷害而身亡。大眾發言人海克·希爾維格(HeikoHillwig)表示,機器人抓住了這名工人,并將他擠向一塊金屬板。由于傷勢過重,這名工人在被送往醫院之后不治身亡。
希爾維格表示:“初步調查表明這是由于人工操作失誤。”他透露,這名工人負責協助安裝機器人,當時身處安全籠之中。安全籠將工人與操作金屬的機器人分隔開。在事故發生時,另一名工人也在現場。而由于他位于障礙物之后,因此沒有受到傷害。
大眾一名發言人強調,這臺機器人并不是新一代可以與工人協同工作的輕量級機器人。還有報道稱,這臺機器人被用于生產電動機。在事故中,機器人并未受到損害。
在西方國家的工廠,與機器人相關的致命案件極為罕見,重型機器人通常被放置在安全籠后面,防止其與人類意外接觸。在這起事件中,遇難技術員事發時正站在安全籠內。而他的同事站在籠外,沒有受傷。大眾說,這個機器人不屬于新一代輕型協作機器人。目前,有些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把輕型協作機器人投入生產線與工人一起工作。
話外:作為科技創新和制造業水準的標志,機器人產業正被各國高度重視。很多國家都把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獲得制造業領域的競爭優勢。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或者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都缺不了機器人的身影。
但當各國沉浸在機器人帶來的時代進步時,對機器人的負面作用是否足夠重視?2015年初,比爾?蓋茨、霍金、特斯拉CEO馬斯克等人表示了擔憂,呼吁人類面對機器人要持謹慎態度。如今看來,他們的擔憂并不多余。
倘若就此因噎廢食,在機器人戰略上裹足不前,這就矯枉過正。說到底,機器人與人類先前的任何前沿技術并無二致。它們不是洪水猛獸,也并非天生惡魔。關鍵是人類在熱火朝天地研發機器人時,也應投入相匹配的精力去預防、彌補可能的漏洞,培養正規操作機器人的人才。人類要確保,面對日新月異的機器人,永遠具備駕馭它們的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