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7-30 11:25 來源:工控中國
摘要: 近日,“電梯吃人”事件屢屢發生。與人便利的電梯,卻屢成傷人“兇器”,人們開始對電梯形成一種恐慌,電梯能否保證安全?如何才能確保乘客安全?解決這些問題,涉及到眾多因素,如電梯配件質量、安裝程序、日常維護等。但從自動化角度來說,恒研小編認為,在物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背景下,智能電梯是否能讓“電梯吃人”事件不再重演呢?
讓人憂心忡忡的“電梯悲劇”
這兩天,“電梯吃人”事件成功刷屏朋友圈。7月26日,湖北荊州一商場內一名約30歲女子被卷入手扶電梯不幸身亡。事發現場監控畫面顯示,一名女子帶著孩子乘自動電梯上樓,來到最頂層時,電梯踏板忽然出現裂縫,這名女子被卷入裂縫之中,最終死亡。
7月27日也發生了這樣的悲劇。廣西梧州太陽廣場發生一起自動扶梯傷人事故,幼童左臂完全卡入電梯,現場情況十分危急,消防部門對自動扶梯破拆后,幼童獲救,但造成手臂重傷。
連續兩日發生這樣的悲劇,讓人不禁對電梯產生一種恐懼感。關于電梯悲劇,公眾可能并不陌生,幾乎每年都會發生類似的事件。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靜介紹,有些電梯隱患較多,造成電梯困人等故障時常出現,如廣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臺2014年全年就分別解救困梯人員14606人、10180人、6816人,平均每天分別解救40人、28人、19人。可見,與人便利的電梯,已經淪為傷人“兇器”。
智能電梯讓“電梯吃人”悲劇不再上演
從自動化行業角度出發,如何才能消除電梯隱患,避免電梯“吃人”?恒研小編認為,智能電梯或許是一個方向。
智能電梯讓“電梯吃人”悲劇不再上演
電梯行業自動化保持平穩增長
近幾年,中國電梯采購規模一直處于較高的增長水平,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兩方面:一是城鎮化政策與公共事業。盡管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對電梯市場有一定的影響,但新一屆政府的新型城鎮化政策、保障房以及全國大中型城市地鐵和公共交通的快速發展可以彌補商品房電梯的下滑,總體來看電梯行業還將繼續保持穩定健康的發展。二是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增多,電梯服務采購日益盛行。舊電梯自動化產品更新換代以及電梯后續的保養維修,甚至包括更換電梯的主要部件和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服務也是電梯行業自動化市場平穩增長的一大重要助力。綜上兩點可知,中國電梯行業在未來的3-5年內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其將會帶動相應自動化市場的平穩增長。
數據顯示,2014年電梯行業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約為7億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約5%左右平穩增長,其中低壓變頻器應用比例最高,市場規模約5億,其市場份額占總體份額的七成。業內預期,低壓變頻器和工廠自動化傳感器等自動化產品在電梯行業應用會隨著電梯行業的增長,也會有較大幅度增長,而整個電梯行業工控市場也將會保持平穩增長。
電梯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為加快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我國正大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年的重要方向是智能制造,互聯網+的核心是將互聯網作為創新源動力,實現強大的融合性和可擴展性。而企業需要在"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運用互聯網思維,優化產品設計和服務。
隨著電梯工業4.0時代的到來,“智造”是未來電梯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電梯“智能化”是一個寬泛的話題,涉及到電梯行業的各個領域。比如電梯的控制系統、運行速度、安全維保等都需要完善創新。在高速電梯市場,目前國內80%左右的電梯都是中低速電梯,高速電梯市場占據比例并不高。
目前,許多電梯企業都在布局高速電梯市場,因為高速電梯代表了市場前沿技術,是市場的頂端!雖然高速電梯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技術,但是一旦這些技術成熟之后,反過來可以應用到中低端電梯領域,這是一個很好的開拓領域。
此外,未來電梯市場對電梯安全性、舒適性已經臻于完美,隨著更多新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到新電梯上,那么,以前安裝的電梯怎么辦?隨著國家對電梯安全管控的引導,電梯檢測智能化發展,用智能系統來完善電梯市場的“更新換代”,達到良性循環,這也是電梯行業一個值得關注的市場。
電梯行業的智能化轉型,不僅體現在生產智能化,同時也體現在用戶體驗的智能化。智能電梯采用智能操作系統,徹底顛覆傳統電梯的操作流程,我們只需選擇目的樓層,便可一次完成呼梯、確認電梯、確認樓層等操作,方便用戶操作,還能有效的分散乘梯人群,節約時間,這是是未來電梯發展的一個方向,可用于住宅,寫字樓,購物中心等人流量較大的建筑。智能電梯兒童和老人的乘坐安全上有一定的保障。例如,當電梯快到達終點時,會有一個速度減緩的過程,不會驟然停止,避免因慣性而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