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4-24 17:13 來源:賽迪智庫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
智能制造代表未來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方向,美國、歐盟、日本均將其列入國家發展計劃,我國也已將其作為未來十年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方向。智能制造的發展以企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發展為基礎。自動化主要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控制,離不開各類過程控制類軟件的深度應用;信息化主要實現企業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和流程的數字化,打通企業內部的數據流,以研發設計類、生產調度類、經營管理類、市場營銷分析類軟件的深度應用為特征。因此,涵蓋上述類別的工業軟件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和核心支撐,可視為智能制造發展的靈魂和風向標。
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
發展模式呈現三大特點
2014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16.9%,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增速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工業發展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工業企業平均利潤增長出現同比下滑,拖累企業IT支出增長停滯。
我國工業軟件發展模式呈現三大特點:
從市場結構看,市場發展受重點行業帶動的特征明顯。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對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的增長形成有力帶動。同時,在企業提升市場營銷能力需求的強力推動下,業務管理和市場分析類SaaS市場實現了大幅增長。隨著國家做出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軟件市場快速升溫。
一是開源發展成為重要的技術研發模式。開源社區成為工業軟件企業創新最重要的資源池之一,軟件研發人員在其中跟蹤并試驗新技術。開源社區還同時扮演了生態系統孕育平臺的角色,熱門項目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開發者。
二是平臺化和眾包研發成為首選產品發展模式。多數軟件廠商借鑒互聯網公司“用戶為先”、“快速迭代”的產品發展思路,將軟件產品向模塊化、平臺化發展,推出簡單易用的開發工具,上線支持和討論社區,聚集用戶和第三方開發者共同參與產品定制,通過眾包研發加快產品迭代和發展。
三是細分市場拓展差異化商業模式。ERP、CRM、產品設計等相對成熟的市場加快轉向按需付費的軟件服務模式,軟件企業不斷提升服務體驗,努力增強各自產品體系之間的協同性和互動性,通過整合和集成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仿真分析、過程控制等軟件在企業中應用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深度磨合,受云計算沖擊較小,但廠商間競爭激烈,多數廠商強調技術增值服務能力以吸引更多客戶。
物聯網催生工業云服務
重要創新取得進展
在我國工業軟件市場高速增長的同時,技術和應用創新方面也亮點紛呈:
一是混合云成為企業軟件主要部署方式。企業出于業務敏捷性、成本和安全性的考慮,將核心數據和應用以私有云形式構建,把外圍數據和應用通過公有云以服務方式購買,混合云模式成為企業采用云計算的主要方式。
二是各類新技術降低云/移動應用開發門檻。在云端,多家PaaS供應商不斷完善其平臺服務,容器技術等輕量級封裝技術興起,大幅度降低了云服務開發門檻。在移動和Web端,蘋果公司推出簡單易用的開發工具Swift,HTML5和CSS3等開放標準逐漸成熟,降低了各類移動和桌面應用的開發門檻。云/移動應用創新門檻的降低,為具備行業應用知識積累的傳統公司跨界發展提供了便利。
三是物聯網催生新的工業云服務。AT&T、思科、GE、IBM和英特爾發起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GE提出通過在云端集合、處理、分析來自分布式傳感器網絡的各種數據,可優化設備的運行和維護,提升企業資產管理的績效,開創了新的工業云服務領域。
四是云協同和云安全成為企業應用標配。云協同有兩個層面:一是單用戶多設備之間的協同,比如蘋果電腦和移動設備之間可以實現文檔的自動同步,微軟、谷歌、三星也在制定類似計劃。二是企業應用在多個云平臺之間的協同,部分初創公司推出了可供企業在多個云上管理、部署、優化IT資源的解決方案。復雜多樣的應用環境和信息交互方式要求信息服務全產業鏈環節加強安全設計,大型云計算企業和安全廠商已建立廣泛合作。
五是人工智能在多個行業實際應用。IBM Watson、Google Brain和百度大腦作為全球三大人工智能項目已經在不同行業落地,應用范圍包括銀行系統、醫療系統、生命科學領域、媒體與娛樂行業、能源行業、零售行業等,特別是無人駕駛汽車和智能家居機器人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率先規模化和產業化的兩大方向。
增速可能放緩趨穩
三大熱點值得關注
當前,我國工業軟件發展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工業企業投資水平下滑,突出表現在工業企業對軟件服務的投資能力和動力不足;二是市場關系還未完全理順,突出表現在軟件廠商與工業企業的需求對接不足,工業企業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能力不足,第三方技術咨詢和工程技術咨詢服務商作用發揮不充分;三是自主工業軟件發展面臨技術挑戰,突出體現在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需求較為復雜,同時技術產業快節奏發展背景下核心技術積累突破的挑戰較大。
2015年,全球及我國工業軟件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但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趨穩,預測我國市場有三大熱點值得關注。
一是互聯網與工業融合發展將成為產業創新的主要方向。互聯網向研發設計、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等全價值鏈環節滲透,形成新模式、新業態,重塑產業組織與制造模式,重構企業與用戶關系。
二是智能工廠將是工業軟件產品創新的主線。機器層面,提高設備智能水平,改善性能和生產效率;車間層面,加強機器間通信協作,提高生產線的協同水平;工廠層面,優化和調度多車間、多生產線等生產資源,實現生產能力、供應鏈及市場需求的動態匹配。
三是工業大數據和工業云將是應用發展最大熱點。工業大數據整合散落在價值鏈各環節的數據,與企業的應用知識融合形成新的業務驅動模型,創造出新的價值。但在市場誠信和法制環境不完善的條件下,自建工業大數據分析云平臺是多數企業的選擇,對于外圍數據及應用則偏向于采購公有云IT服務。(賽迪智庫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 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