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3-30 16:56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為一家多元化的高科技公司,西門子未來將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在這些價值鏈上,西門子確定了自身最具長期潛力的若干增長領域。
我們將開發怎樣的技術?我們依托自身的技術及企業能夠改變什么?我們能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這些都是需要“人”來完成的。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雇主之一,西門子要通過轉型實現持續增長,也是靠“人”來完成的。
評估如何培養新一代的產業工人、領導者和管理者,以及如何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讓每一個經濟體都變得強大且成功,這是一項巨大挑戰。
以“橫向領導力”應對轉型
我要談的是以“人”為本,所謂的“人”是指我們公司的所有員工;除了擁有優秀的技術之外,我們非常重視順應當地客戶及每個市場的需求。
在我看來,未來需要的領導人才和50年前有很大不同。作為一家跨國企業的領導人,必須能以國際化視角思考和行動。他們必須掌握世界動態,他們必須清楚,雖然公司內部分層級,但他們不必通過層級制度去領導一家公司。
2014年5月,西門子發布“2020公司愿景”,宣布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增長領域。同時,西門子的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我們取消了“業務區(Cluster)”和“業務領域(Sector)”層級,將一部分業務集團和業務部門進行合并,從而使我們更貼近市場,給各地區更多自主權。此外,我們也將公司的職能部門進行精簡。
我認為每位員工都能適應公司的轉型,而這正是我們想要努力實現的,但前提是,企業的領導者要知道怎樣去培訓和培養人,讓他們能為應對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每一個員工都要將西門子公司當做他們自己的公司來對待。西門子已經把員工持股計劃擴大到高級管理層以下,在“2020公司愿景”框架下,我們計劃把持股員工人數增加至少50%,超過20萬人,為此,西門子每年將根據業務表現安排最高4億歐元的股票。
這就是我探討“橫向領導力”的原因,因為管理者不能繼續以20年前的方式進行管理,而且必須以不同的管理風格達到相同的效果——提供氛圍,提供平臺,讓員工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讓年輕人和研究人員進行更多的創新。
在還沒有手機或電子郵件年代交換信息需要幾周,而現在只要3秒鐘。我們必須適應可以通過網絡,通過對公司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專長去規劃;也可以通過市場和客戶的具體問題去了解,橫向管理一家公司。
尤其是在針對高層管理者的培訓中,董事會成員也會到課堂上與學員交流。西門子將人才培養視作為一項重要的責任和任務,更是一項投資。因為我們必須確保員工的持續競爭力,以便他們能夠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例如在“西門子卓越領導力課程”中就涵蓋了培養未來領導力所需特質的相關內容。
我們發現他們中很多人曾在國外工作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些管理人員既有全球的視野,同時又具備本地市場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們注重培養員工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但世界正在改變,中國也在改變。過去20多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生產規模首屈一指的國家。未來隨著工業4.0在世界各地都成為重要課題,中國也將踏上完全不同的工業化道路。這是我們所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我們的共同機遇。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秉持我們的“勇擔責任、矢志創新和追求卓越”的價值觀,同時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做事方式。這是以客戶為導向的,因為我們必須加強了解市場和各區域情況,緊密聯系客戶。在成立之初,西門子只是一家德國公司,之后才將業務擴展到全球各地。在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企業的道路上,我們要和世界上如此眾多的國家打交道,而我們在不同國家面對的挑戰不是固定不變的。當成熟市場的增長潛力已非常有限,我們必須進軍新市場,開拓新業務,服務新客戶。
持續進步:“主人翁精神”的應有之意
作為2014年5月公布的行政及管理職能部門精簡的一部分,全球約7800個崗位將被削減,其中3300個在德國。但是我們會盡力幫助他們在公司內部找到新的替代崗位。在歐洲,我們正在和工人委員會討論這些事宜。
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凱颯(JoeKaeser)曾說,“我們需要有主人翁精神”,這意味著把自己當作公司的主人。很多人會問,那么當你采取很嚴厲的措施(指裁員)的時候,不是和“主人翁精神”產生矛盾了么?
我曾說過,我們不可能幫每個人找到工作。但是公司會通過各種培訓和發展計劃幫助員工提升個人可持續競爭力(employability)。因為如果你擁有一家公司,并且想讓這家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其競爭力并且獲得成功,有時你必須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前提是在采取堅決措施的時候必須是通過值得尊敬的,透明的和誠實的方式。
以西門子為例,我們擁有極其廣博的產品組合,從發電、風電到自動化和交通,不一而足,但我們的培訓不僅包括為員工提供的技術培訓,還包括溝通培訓、演示技能培訓、如何領導團隊、績效管理如何發揮作用等等。事實上,就是育人。
但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的,為了積極主動地應對市場變化,我們需要有新的想法,開發新的技術,并且充分了解我們客戶的所想所需。另一方面,工業4.0將重新定義我們的工業未來,這將是一個持續性的轉變。為此,我也認真地聽取來自中國的員工的需要,了解他們對于我們這家跨國企業內部互動的看法。
結合宏觀經濟與客戶一起塑造市場,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成功的企業和人總是不斷提出問題:我們是否在這些方面做得足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