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3-05 09:32 來源:南方都市報
如何解決“招工難”?每到春節,工廠的招聘主管們為招工更加忙碌,中小企業把招工啟事貼到附近的馬路上,大企業還會直接跑到內地省份招募,以對付春節前后更為短缺的用工局面。面對“招工難”,不少有實力的企業開始選擇用智能裝備代替人工,有公司為提高生產效率,用機器人、智能裝備來代替人工,這將進一步逼迫著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升級,將會把勞動密集型和低效能的企業慢慢淘汰掉。“機器人速度更快,不抱怨加班。”有人這么說。南都記者昨日走訪時,有佛山汽車企業表示,機器人生產節省超過6成人工。
汽車業:大量應用機器人 用工緊缺不明顯
節后招工難,這一問題或在佛山汽車生產基地影響并不大。昨日,南都記者走訪佛山多個汽車生產企業獲悉,為解決行業招工難,普工流失大的問題,汽車行業的機械化水平已經相當高,原來一條流水線需要15人的,換用機器人生產之后,如今只需要2到3人,節省人手超過6成。
佛山汽車制造企業有在南海獅山的一汽大眾,生產發動機的本田,福迪公司,此外還有北汽福田,佛山本地的飛馳客車等。據業內人士稱,機械化生產基本解決行業用工需求。
擁有華南地區最大沖壓中心之稱的南海一家汽車企業的有關負責人稱,早在去年年底,企業已經從德國進口兩臺320噸壓力機,經過調試,節后已經開始投入使用。該機器可以同時進行5個模器的生產,原來一條流水線上,要15個工人,如今只需要2個操作工便足夠。
“在焊接、涂裝、總裝生產線上,主結構幾乎都是用機器人了,基本告別人工操作。”一名駱姓經理稱,在獅山一些汽車企業,用機器人組裝一臺車,在幾分鐘內便完成。而用人手組裝這上千個零件,則根本不可能。
在佛山企業行業工作數十年的駱經理分析稱,目前,在佛山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生產企業,由于投資大,為了縮短生產時間,有時更是為了安全事故的減少,多數企業已經在模具數控加工中心和整車生產工藝上實現機器人生產。
南都記者了解到,由于采用機械化生產,與服務行業相比,佛山汽車行業用工緊缺的情況并不明顯,節后行業幾乎全部按時開工。
陶瓷業:機械化生產50人生產線壓縮為10人
在佛山陶瓷行業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用工需求同樣比較平穩。昨日,南都記者從佛山金意陶和東鵬瓷磚等大型陶瓷企業了解到,得益于該行業大規模使用機械化,在生產線上,除開原料上磚和質量檢測,幾乎在壓磚、上釉、燒制、拋光和包裝一條龍上,全部實現機械化生產。
一名在佛山陶瓷業從業20年的胡老板稱,早在90年代,佛山陶瓷行業已出現節后招工難,當時一條陶瓷生產線,需要50人左右,后提升機械化水平,2000年后,人數減到25人,如今一條生產線只需要10個人就足夠了。
“陶瓷行業的機械化無人生產幾乎超過八成,而在包裝工序,更是超過九成。”另一家陶瓷企業的老板也如此表示。
南都記者了解到,佛山陶瓷行業的機械化,不僅解決了用工緊缺的難題,更大的優勢在于,節省企業費用。胡老板稱,陶瓷行業將會越來越不缺人。他分析稱,一條生產線,簡單的機械化成本只要四五十萬元,便可以購買一套自動化機器,拿一條生產線30個包裝工算,一個包裝工在佛山,5000元每月成本,“用一臺機器自動化,一條線的用人的成本,改用機器后,一年就賺回來了。”
不過,南都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佛山的南莊和小塘這兩個陶瓷基地,還是存在招工難情況,據該地企業反映,在佛山,普工工資在3500到4000元左右,而在清遠等地,普工已經突破4200元,成群的普工離開了佛山。“不過這并不能影響到佛山陶瓷生產正常運營。”胡老板說。
機器人公司回應
佛山利迅達:
有企業走投無路來找我們,但效果不好
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越來越成熟,嘗試“機器人”方案的佛山企業也越來越多。佛山固高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的人事行政專員梁女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成立一年來,已經為三家本土企業制定了“機器人代替人工”的方案。“我們公司幫南海里水一家塑膠廠制定了風筒自動生產線方案,通過改進運轉環節來提高生產效率。”據梁女士稱,該方案可以幫助塑膠廠節省人力成本35萬元/年。那么每年年初都鬧用工荒,是不是所有的工廠都可以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方案來解決問題?佛山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霍錦添認為不是。
利迅達的客戶中有50%是美的、櫻奧廚具等佛山本土企業。而到了今年,有更多的本土企業找到霍錦添,希望能借助到“工業機器人”的力量。但是霍錦添坦承,這些企業大多是“走投無路”才考慮讓我們做一些機器人來替他們做代工。“但是最后效果也不大好,客戶積極性也就不高,目前還沒有很成熟的案例。”他說。
記者了解到,工業機器人代工生產的標準件類型有限,而客戶需要生產的產品千差萬別,而且大多是非標準件??蛻魰脑O備購買回去后,能否實現多種型號產品的使用。這是機器人代工效果暫時不如人工的原因。
政府說法
市長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機器換人”
如何解決“招工難”?企業、政府部門各想奇招。為緩解佛山市企業招工壓力,每年人社局組織佛山企業到粵北西、廣西等地開現場招聘會。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說,要根本解決招工難,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機器人代替工人,成為大公司的一個選擇。
其實,早在去年11月,佛山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工作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佛山將逐步實現“以機器人代替人,以自動化代替流水線”,將打造萬億規模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到2017年,實現本土工業機器人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50以上。佛山市市長魯毅表示,佛山不少企業仍在使用上世紀90年代的老設備,要支持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通過“機器換人”。
此次會上透露,佛山將打造“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即在全市相關行業選取100家制造企業作為試點,重點推廣工業機器人、制造執行系統、先進過程控制、網絡協同制造等技術,逐步實現“以機器人代替人,以自動化代替流水線”。佛山將對在該市創辦的注冊資本為外資500萬美元或內資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投產兩年內年稅收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機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的獎勵。到2017年,要實現本土工業機器人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50以上。
今年1月,佛山市長魯毅前往禪城、南海巡查時表示,佛山智造有賴于機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車等大力推動,“我們鼓勵全市企業在技術改造或者引進優質企業過程中,廣泛使用機器人,實施機器換人”。他表示,“佛山十幾萬家工業企業,制造業門類很多,有很多應用環節可以用機器人換人,希望機器人企業加強研究,積極突破。”
魯毅透露,未來3年,不但省政府有7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佛山市、區兩級政府也將拿出2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機器人應用,希望機器人產業為佛山智造做貢獻。他同時要求科技部門有計劃地組織成果對接,“產學研、官資介要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推廣新成果”。
招工特寫
廣告打出20萬年薪只是個噱頭!
昨日,在佛山鴻運汽車站的博大招聘點,一則南海松崗某公司的招聘廣告居然打出“最高年薪20萬元”,只是用來招聘“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數控車床編程師傅”,引來不少關注。南都記者致電該公司劉經理,他則吐槽,其實這個崗位月薪只有六七千而已,所謂的年薪20萬元又是怎么回事?據該中介招聘公司的一名員工稱,由于幫公司招聘多日,終是無人問津,甚至連個電話都沒有。于是以20萬的噱頭,希望能引起找工者注意。
但昨日一位三十幾歲找工的男子對此一笑而過,并自言自語說可能有騙人的嫌疑。對此,該公司稱,年薪20萬的職位還需要會設計會數控和編程等多項技能,并不是這個職位。“只是一個引人關注的點而已啦,并不是虛假。”中介公司的人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