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2-10 09:59 來源:研華
過去兩星期走訪了歐洲荷蘭、德國、法國、英國幾個國家,與許多同仁、客戶、投資機構交流關于物聯網與工業4.0的議題,發現各國關切之重點與程度不一,德國與法國是工業化比較深廣的國家,德國以隱形冠軍的中小型工業企業為主,法國則比較多的大型公司或國營機構居多,如Schneider,Alstorm, Air bus, Areva, EDF, Vinci 等等,中小型工業企業較少。
探究德法兩國之企業發展與民族性及文化性格有關。德國是比較工程師的性格,所以也發展了比較嚴謹的制造型企業,如汽車工業與自動化工業,帶動了上下游的材料與設備中小型產業;法國則是比較浪漫性格,也造就了她的奢侈品產業與文化創新產業,在工業產業方面,核能發電、軌道交通及也很強。
談到工業4.0似乎還是以德國為主,因為德國的汽車產業必須仰賴大量的自動化與機器人生產。在過去20年由于全球化的浪潮,德國流失將近15%的制造業到新興市場國家(35%降低到20),造成過去十年的高未就業人口比例,由其是25-35歲的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
德國的Industry 4.0政策與美國的AMP(先進制造)看似產業政策,其實我認為是他們的國家政治策略,是為了將過去流失的制造產業拉回本國制造以創造就業人口與國家安全。
工業4.0與AMP先進制造都圍繞在幾個主軸:
一、Sensors傳感器,透過條形碼或RFID將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生產設備、生產條件、生產狀態等等透過裝在工廠各個角落的IPC將數據采集,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傳送到工廠的Factory Cloud云端。
二、這些被采集到Cloud 的大數據,將透過先進制造系統Advance ManufacturingSystem, 回饋智能信息以優化生產條件與參數之設置。同時也透過PreventiveAnalytic 軟件,預測設備的可能故障時間點或工具應更換之信息,大量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
三、工廠內將會大量以機器換人,工業機器人將24小時無休的工作、AGV 自動搬運車將與SCM、倉儲系統聯結,自動將厚料及時準確的送到生產工站,或將成品送往發貨倉。半成品則會透過RFID或Bar Code 自動送到下一個工站。
三、3D打印將發揮少量多樣客制化生產模式,及時打印短缺零件,以避免因為一個零件未到而停線。
四、各式各樣的自動化生產、測試設備如SMD Insertion Machine, AOI, SPI, ATE等等,布滿生產缐。
五、實時生產信息由云端時時的傳送到生產管理者的計算機或手機,并可以視頻方式讓遠程的管理者或客戶,看見實時生產狀態與信息,生產管理者可以透過遠程下達管理指令。
以上的情境就是工業4.0工廠的情境,一個高生產效率、高質量、接近無人工廠的未來工廠情境!
在工業3.0時代,PLC占據了工廠的設備層,少數幾家大廠幾乎寡占了PLC的市場,如西門子、三菱、奧姆龍等等公司,研華的Adam,IO card, PAC 等以PC開放系統的產品只占了少數份額,在MES層,研華的IPC/HMI則有比較好的成績。
未來工業4.0時代,我認為IPC 將會有大量的機會,因為要將設備層的生產數據送到云端,一定要使用lPC做為 DataGateway, Data Aggregator, Ethernet Switch. 考慮到工廠的環境,工業云端將會以HPC Server 來取代一般的商規Server,研華已經在全球各地看到這一趨勢,將帶來IPC,HPC, HMI數量的成長,更不用說3D打印、工業機器人、AGV都是以IPC 為控制核心。除了lPC之外,研華過去五年布局之Motion& Vision 產品,將結合lPC之品牌優勢,逐步滲透由德國與日本占據之MachineVision 市場。
在設備層,研華的Adam,IO 在過去只在采集應用被采用,透過在德國分公司HildenOffice 設立之AutomationCompetence Center,研華將結合在歐洲市占率70%的CODESYS控制軟件,進入PC base控制系統,希望可以在設備層取得一些市場份額,歐洲自動化事業群主管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總結來說,工業4.0時代將是工業計算機公司成長的契機,說是IPC與PLC大戰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