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2-04 11:39
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是日立眼中的鐵路三巨頭。但近年來,中國北車在國際上以低成本中標地鐵車輛訂單讓日本企業刮目相看。而繼中國北車和南車集團合并后,超過2000億元的銷售額成為日立交通系統業務全球首席執行官亞利斯塔爾·多爾梅口中“追趕三巨頭,躋身四強”目標的最大威脅。
長期以來,全球軌道交通市場被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壟斷,并一度占領了半壁江山。但這一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轉變,中國和日本企業不斷在全球鐵路項目中嶄露頭角。
2014年,在美國波士頓的地鐵車輛訂單爭奪中,中國北車集團在川崎重工業和龐巴迪等強力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這日本鐵路行業人士大為吃驚。而據業內人士稱,此次北車中標主要是因為中國制造的車輛成本比歐美和日本企業低。
“從正常的市場價格來看,這一金額令人難以置信”。川重社長村山滋非常吃驚地表示,對于這筆訂單,美國規定,在美國的生產、采購必須達到一定數量以上,無法靠中國具有優勢的量產來實現成本削減。多數觀點認為,“北車此舉意在獲得宣傳效應,即使虧本也不在乎”。
而隨著南北車敲響合并的鐘聲,中國鐵路制造的全球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壯大。據媒體報道,合并后的銷售額將達到2000億元,遠遠超歐美三巨頭在500億元左右的銷售額,更是日立及川重等日本企業營業額總和的20倍。
除了中國鐵路發展勢頭強勁,日本企業也迎頭趕上。日立在英國斬獲的最大一筆海外鐵路訂單將于2015年春季在英國開始試運行,項目總工程費高達近500億元。
“追趕三巨頭,躋身四強”,日立交通系統業務全球首席執行官亞利斯塔爾·多爾梅(Alistair Dormer)發出了豪言壯語。2014年日立將全球鐵路工程總部遷往英國,開始以歐洲為中心開展全球業務。日立打算著手海外進發較晚的信號業務,進而轉變為系統能力較強的鐵路綜合企業,在全球大展拳腳。
據媒體報道,2019年之前全球軌道交通市場年增長率將繼續維持3%左右的增速,規模擴大到1.3萬億元。對于中國而言,依托企業科技進步和國家堅持“走出去”的步伐,將成為中國鐵路企業堅實的后盾。中國鐵路企業有實力和能力成為全球舞臺上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