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1-06 11:04 來源:賽迪研究院
2015年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在北京舉辦“2015年中國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14年中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和2015年中國兩化融合十大趨勢。
“2014年中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為66.14,同比增長4.19。其中,基礎環境指數為71.71,增長了6.84;工業應用指數為59.70,增長了2.36;應用效益指數為73.43,增長了5.16。報告表明,2014年我國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呈現四大特點:
一是全國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持續增長。2011-2014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分別為52.73、59.07、61.95、66.14,年復合增長率為7.85%。2012年比2011年增長了2.88點,2014年比2012年增長了4.19點,2014年增長幅度比2013年增長幅度大。
二是基礎環境發展水平提升受政策因素驅動明顯。2014年兩化融合基礎環境指數增長6.84,高于其他兩類指數增長幅度。這主要因為2013年國家出臺了《“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工信部發布了《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組織實施了城市寬帶提速、寬帶體驗提升等專項行動,地方也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在這些政策的強力支持下,2014年我國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用戶占比達到79%,全國平均下載速率半年內從2.9兆比特每秒提升到3.5兆比特每秒。
三是兩化融合帶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2011-2014年,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指數分別73.11、83.91、91.49、98.20;軟件業務收入指數分別為69.66、80.85、91.91、100.18,電子信息制造業和軟件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對兩化融合應用效益指數增長貢獻較大。
四是東中西部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差距有小幅縮小。2014年東部省份的兩化融合平均指數是75.20,西部是54.78,中部是63.94。東中、中西、東西部差值分別是11.26、9.16、20.42;東中、中西、東西部差值分別是11.44、10.83、22.27。這表明2013年、2014年我國東中西部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差距有小幅度的縮小。
從各省的數據來看,2014年多數省份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安徽、重慶、貴州、浙江、湖南發展總指數增長最快,四川、吉林、河北、福建、河南、江蘇、江西、上海發展總指數增速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基礎環境方面,青海、浙江、河北、江西、貴州增長最快。在工業應用方面,安徽、重慶、貴州、湖南、浙江增長最快。在應用效益方面,湖北、重慶、吉林、遼寧、四川增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