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12-30 09:35 來源:中國制造網
國產醫療在進口先進儀器占領國內絕大部分市場的當下,發展困境重重,但是在國家給予政策、資金的支持下也有望迎來發展良機。在首批優秀國產醫療器械遴選工作的開展,為醫療器械國產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國產醫療器械使用率將逐漸提升,明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格局有望因此而改變。
我國醫療器械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家政策、經濟生活水平和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產品出口和產品更新換代等因素均對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形成較大影響。
因為看到了國產醫療器械的潛力,所以很多風險投資都在涌入該領域,醫療器械股也因此備受追捧,國內一些發展勢頭不錯的醫療器械企業更是被投資者看成是長期關注的對象。
事實上,我國進行的這次優秀國產醫療設備遴選工作對行業現狀進行了充分的研究,首批遴選出的設備也很具有代表性,數字化X線機(DR)、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臺式)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這三個產品都是現在診斷過程中最常用的設備,且此三類設備目前主要以進口為主,加速其國產化對緩解民眾看病貴以及加速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都大有好處,將這些國產設備推上市場將為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成長帶來巨大助力。
在我國,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85%的檢驗儀器、90%的磁共振設備、90%的心電圖機、80%的中高檔監視儀、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跨國品牌所占據;而保守估計,西門子、GE和飛利浦三大外資公司分食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通過醫療器械國產化將逐漸改變外資企業壟斷市場的局面,這對加速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遴選首批優秀國產醫療器械工作結束,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國產設備擺在我們的面前,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出臺鼓勵政策,切實把國產醫療設備推向醫療機構,讓國產設備可以擴大市場份額,在以此來促進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發展,通過市場去求讓他們研發出更多新品,從而實現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中外資巨頭與本土龍頭企業相互向對方勢力領域滲透的格局已經形成。
2009年4月,國內開放式磁共振和CT代表企業沈陽東軟研制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PET獲得美國FDA的準入,隨后得到了6臺美國訂單。接著,東軟的NeuViz16多層螺旋CT獲得FDA注冊,成為第二個進入全球高端醫療的產品——在此之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的原創能力被廣泛質疑,并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軟肋。而本土公司技術升級以向上一層市場突圍的趨勢近年來越來越明顯——2011年,深圳邁瑞將18%的年營收投在了研發領域,其明確表示希望成為高端醫療設備制造商,并開始向跨國企業占領的中高端市場進軍;魚躍醫療(002223,股吧)也在2010年成立了專門的實驗室,由粗放式增長走上專業化道路。
2月7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出臺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按照早期介入、專人負責、科學審批的原則,在標準不降低、程序不減少的前提下,對創新醫療器械予以優先辦理,并由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和衛計委聯手擬定“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整個專項扶持資金為15億元。
與此同時,越來越頻繁的并購也開始釋放本土企業國際化和快速發展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