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11-18 09:57 來源:經濟時報
日前,世界工業制造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聚焦上海,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從當初1萬平方米到如今18萬平方米的展示規模,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再次刷新紀錄。此次工博會上,2000余家中外展商聚焦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引導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李耀新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今年中國工博會各專業展進一步突出專業細分細化,吸引既代表行業發展熱點和趨勢,又符合市場需求、產業導向的展品,突出行業領先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展示。
圓潤的橙色車身,兩塊展開后呈圓形的太陽翼,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牽頭研制的二代火星車原理樣機看上去有點“萌”……這臺由上海市科委立項支持的火星車在工博會創新科技館首次露面。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近日向媒體透露,我國計劃在2020年前后實現火星著陸巡視,在2030年前后實現火星采樣返回。
在火星車的旁邊,“風翎號”水陸兩棲飛機也吸引了眾人目光。上海奧科賽飛機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這架飛機的起降不需要機場,能在草地、雪地等多種陸地以及寬闊的湖面、海面起飛和著陸,適合個人旅游探險。它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總重量僅為350公斤,可載重300公斤,這個載重量對一架兩人座運動型私人飛機而言綽綽有余。
“這架飛機是我們公司自主設計的,預計2016年年底進入市場,售價180萬元左右。”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開放政策陸續出臺,他看好國內私人飛機市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與美國、德國等國企業的運動型私人飛機展開競爭。
揮動著靈巧的“雙手”,與臺上工人一起進行精確的“穿針引線”。與以往機器人(行情,問診)或工人各自堅守在自己崗位上不同,這臺由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YuMi”雙臂機器人,與人友善地進行著“溝通和交流”。這是一款將在中國工博會上首發的人機協作機器人。據公司市場推廣部負責人介紹,“YuMi”的英文是“你和我”協同工作的簡稱,將機器與人實現完美結合,機器與人可以和諧共處。
而在ABB隔壁的庫卡“LBRiiwa”也揮動著“胳膊”不甘示弱。它是世界第一臺“7軸”機器人。有了第七根軸,“LBRiiwa”會智能地記錄下經常被“搖曳”的線路,更智能地與工人實現協同。
通過工業4.0系統的智能鏈接,一個高效的無人工廠時代,正向我們走近。在N3館兩化融合展區,記者看到德國漢諾威展示的思愛普(SAP迷你型工業4.0流水線。公司工程師鄒存潔表示,工業4.0流水線通過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流水線、機器人、設備、產品等所有環節流程聯系到一起,結成一個完整的智能生產網絡。在SAP旁邊,是上海的智能制造企業——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它為常州路虎配套商定制的“路虎極光”儀表板工業4.0流水線已投入運營。
不再是簡單的搬運工,不再是機械的端茶遞水,在未來新的生產流水線上,機器也可以成為“人類的朋友”,中國新的人機互動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