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5-08-25 11:28 來源:中國工業報
近期,《中國制造2025》規劃正式落地,這一中國版的“工業4.0計劃”,將對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電工行業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抓住這一戰略機遇獲得持續健康發展?近日,這一議題在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電協)主辦,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進行了研討,得到了解讀。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袁家軍,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處長梁方,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馳,中電協第四屆理事會會長張雅林、常務副會長楊啟明等,以及中電協分支機構負責人、會員代表齊聚杭州出席此次大會。
會議由中電協第四屆副會長兼秘書長方曉燕主持。
圖為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會場。
驕人業績令人矚目
會上,張雅林發表講話,回顧了中電協五年來開展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績并對第五屆理事會工作提出了期望。
“過去的五年,中電協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轉型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要內容,通過四屆理事會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圍繞深入推進電工行業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能力建設、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進一步推進了電器工業由制造大國向強國邁進。”楊啟明在所做題為《全面深化改革、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推進電器工業由制造大國向強國邁進》的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從多方面認真梳理、客觀實在的總結了第四屆理事會的工作。
楊啟明總結道,中電協圍繞“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堅持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發展方式,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首要任務,進一步穩增長、調結構;以主攻高端、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和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為主要措施,五年來產業規模獲得高速發展,整體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勢頭良好,有效推動了電工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資料顯示,電工行業生產總值從2010年年底的2.73萬億元增長到2014年年底的5.33萬億元,年均增長幅度達18.21%;主要電工產品產量持續增長,2014年年底發電設備產量達1.54億千瓦,連續九年超過1億千瓦,累計發電設備裝機容量達13.6億千瓦;變壓器產量從2010年年底的13億千伏安增長到2014年年底的17億千伏安。
在能源裝備結構調整方面效果初顯。發電設備高參數大容量機組自主設計制造成績突出,已占年度總產量的75%以上;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清潔發電設備裝機占比逐年提高。同時,重大裝備自主化能力不斷提升。在發電領域,60兆瓦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已成為我國火力發電主力機型,1000兆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輸變電領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柔性直流輸電工程項目取得巨大成就,變壓器、電抗器、避雷器、絕緣子及套管等產品技術性能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五年來,電工行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楊啟明表示,電工行業加強了智能化設備研發,發展了類似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機械和機械群,推進了應用智能制造技術、智能測控裝置及數字化制造系統。通過不斷努力,顯著提高了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行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持續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據統計,從2010年年底至2014年年底,電工行業共獲2項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2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3項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282項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85項、三等獎123項。
會上,方曉燕報告了第四屆理事會財務收支情況,獲得與會代表一致通過。中電協第四屆副會長郭振巖報告了四屆六次理事會審議通過的議案;宣讀了《關于表彰第四屆先進會員單位的決定》;大會向獲得表彰的單位頒發了獎牌。
南存輝出任第五屆會長
大會認為,過去的五年,國際國內環境復雜嚴峻,多種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在此期間,中電協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在理事會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圍繞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服務為先,創新驅動,狠抓落實,務求實效,推動電工行業穩中有進,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使電工行業的結構調整呈現積極變化,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
五年來電工行業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其豐碩成果有目共睹,得到業界,以及有關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贊譽。
梁方充分肯定了中電協第四屆理事會所做的工作和本次大會換屆程序的高度規范化。他期望中電協在新一屆理事會的帶領下,繼續實施行業依法自治,做好協會各項服務工作。
趙馳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并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他提出,希望中電協不斷加強內部治理和自身建設,推動電器工業由大到強持續發展。
陸燕蓀針對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發表重要講話,他提出,電工行業應深入挖掘《中國制造2025》核心問題,即大力提高產品質量、打造自主品牌、推進“走出去”,做好電器工業戰略布局,進一步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
他認為,中電協第四屆理事會的工作有很多亮點,其中智能電網設備工作委員會和發電設備生產運營專家委員會兩個平臺的成功運作,充分體現了駐會制的作用,促進了電工行業新領域工作的開拓。
他同時要求,中電協要繼續推進社會團體標準工作,帶動產品質量提升,更加有效地推動標準發展;進一步加強與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合作,促進標準與科技的雙軌驅動;促進打造“標準、檢測、認證”電工行業一體化服務平臺。
當天下午,由郭振巖主持召開五屆一次理事會,選舉產生了中電協新一屆領導集體,全國政協常委、浙江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當選為第五屆理事會會長;原中檢集團副總裁、中電協顧問劉常生為執行副會長;根據南存輝提名,中電協副會長、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振巖兼任第五屆秘書長。
發展目標催人奮進
“新一屆理事會的任期將處在我國‘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期,中電協面臨的任務繁重、艱巨而充滿挑戰。為此,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雙中高’(即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造舊引擎,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補齊‘短板’,助力中國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要求,結合對電工行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問題的分析判斷,深化改革、勇于創新、不斷進取、積極工作。”會上,南存輝做題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踐行“中國制造2025”而努力奮斗》的工作報告,分析了形勢,提出第五屆理事會的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
南存輝提出,今后五年是貫徹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將取得豐碩成果的五年,也是全力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加快實現電工行業由大到強轉變的五年。因此,中電協新一屆理事會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和奮斗目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實施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以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為著力點,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重大專項實施和重大工程建設為依托,注重創新驅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和“走出去”戰略,培育和發展全球領先、享譽世界的中國電工產品和電工企業,加快實現我國電器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南存輝提出中電協將全力做好的重點工作: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參與電工行業發展頂層設計,促進電工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助建立高端電力裝備創新中心,深入培養電工行業創新氛圍;堅持質量為建設強國的生命線,建立健全檢驗檢測和認證體系,通過多種途徑提升產品質量;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強化電力裝備全壽命周期資產管理,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企業集群;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走人才引領的發展道路;落實標準化體制改革任務,適應標準化新常態,實施兩軸兩翼兩提升;實施“走出去”戰略,完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履行“三個服務”職能,穩步推進協會改革,加強自身建設。
與會代表普遍認為,電工行業取得的成績鼓舞人心,未來發展目標催人奮進。未來,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南存輝會長的領導下,以及各位副會長對中電協工作的實質性參與,第五屆理事會將繼續堅持為政府、為行業、為會員、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堅定信心、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為實現電器工業做大做強的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與會代表還參觀了正泰集團旗下新能源、創新孵化平臺、創業科技平臺和公益檢測等四個板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