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sharifulalam.com 2014-07-02 15:18 來源:中國家電網
在行業發展緩慢、裁員和用工缺口的疊加效應下,機器人成為家電企業生產制造的“標配”,尤其是對大型企業而言,用機械手或者機器人代替人力勞動已經成為企業生產線上的常態。近日,中國家電網記者就走進了美的蕪湖生產基地的熱水器工廠和空調工廠,實地感受到了國內家電行業制造轉型的步伐。
“聚焦產業 理性經營”,走進美的熱水器事業部蕪湖基地工廠,第一眼便看到了高懸于工廠間懸廊上這句醒目的標語。這是自美的轉型并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后要貫徹的經營理念,而在生產制造環節,也可以感受到美的對這一經營理念的執行。
美的蕪湖熱水器工廠
根據美的熱水器事業部2014-2016三年戰略發展綱要,到2016年其熱水器年收入要達到45億元,利潤率達到12.8%,行業綜合地位第二。其戰略主軸是“產品領先 效率驅動 市場破局”。
固此,傳統的制造方式已經無法支撐美的現行的戰略目標,在美的蕪湖熱水器工廠,生產制造的方式已然向全面自動化方向轉變。記者在工廠現場看到,到處是自動化的生產裝備,所有車間生產線上的物流已經實現自動化,不需要人力搬運產品,甚至一個打螺釘的工序也是機器人來代替人力。一臺無人操控的AGV配送車裝載著產品配料按照指定的電軌來回奔跑于各個產線,將配料運送給生產線上的工人。
自動化的打包設備
美的熱水器事業部制造總監勾健向中國家電網表示,去年美的集團通過對熱水器工廠機器人的投入將生產制造的效率提升了40%。明年,還要繼續投入40臺機器人,淘汰120名員工。
生產線上的物流已經實現自動化
“當然,這些被淘汰的員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被辭退,而是隨著新產線的投入又安排到別的崗位。這樣每年的產量在提高,但員工總量不變,也解決了用工問題”。勾健說,從2012年到今年的2年時間中,工廠的員工基本未增加,但產能每年都在增長。
據勾健介紹,目前蕪湖熱水器工廠的一線員工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90后,對于這些年輕個性化的員工來說,工廠不僅要解決工資問題,還要解決他們的上升通道。所以在員工的級別上,設置有操作工和高級技工,操作工聘用的都是定點院校的大專生。
雖然隨處可見生產的自動化,但勾建表示,目前蕪湖熱水器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也僅有10%-15%,未來美的集團還會大量投入自動設備和機器人的使用。
美的蕪湖基地空調工廠也在同步進行著自動化生產制造的轉型。在該工廠,美的集團蕪湖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廠長俞衛華向中國家電網介紹,根據集團的轉型思路,今年工廠要實現三個轉型,一是工人轉型,二是通過精品策略實現產品力提升,三是制造向自動化轉型。
“今年美的集團給空調廠投入了500臺機器人,比如工廠最核心沖壓區里,機械手,機器人,自動化裝置設備是自動化三個方向,這個區域有260名工人,到明年這個時候會降低到130人,三年后到50人,通過機器人的投入,將來會百分之百實現自動化制造。” 俞衛華進一步介紹,又比如生產線上的物流自動化,下半年會投入夾抱機,直接替代人力搬運,將產品生產線從最后的包裝下線直接與倉庫打通,實現全程自動化。
俞衛華算了一筆賬,相對而言,現在用工成本在企業各種成本中比例最高,投入大量的工人成本回收需要5-6年時間,而投入機器人的成本回收只要2-3年時間,并且機器人的使用可以保證精益化制造和確保產品品質。
據中國家電網了解,2012年,美的空調成立了專業的機器人設計加工團隊,自主研發了電子、鈑金加工裝配機器人生產線。今后在一些關鍵零部件組裝、焊接和測試等方面,也將加大機器人應用范圍。
據美的提供的數據顯示,在生產線機器人應用方面,目前美的家用空調注塑生產線共計投入近200臺、總裝成品下線100余臺,其他電子、部裝裝配機器人近200臺。
勾建預計,“未來工廠是可以做到無人工廠的,就像德國寶馬的工廠,只有十幾個人用來操作和看管設備”。(記者 明彥華)